三个实验逐步深入地考察了囚徒困境博弈中,对手的高兴、中性和愤怒面部表情对个体合作行为的影响及相关变量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实验1的结果表明,对手的高兴表情比愤怒表情诱发了更高的合作水平,且高兴和中性表情均比愤怒表情产生了更高的合作预期,合作预期中介了面部表情与合作行为的关系;实验2引入指导语操纵被试的直觉或理性决策模式,发现实验1的结果仅出现在直觉条件下,却未出现在理性条件下,且整体而言直觉决策模式下比理性决策模式下更合作;实验3采用更加严格的时间压力范式操纵被试的直觉或理性决策模式,发现除了高兴表情比中性表情也诱发了更多的合作行为外,其他几乎复制了实验2的结果。基于这些结果,建立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期揭示他人面部表情、合作预期、合作行为及个体决策模式之间的复杂关系。 |
运用元分析法整合探究拒绝敏感性与边缘型人格特征关联的已有实证研究,旨在分析两者间的关联,并同时考察可能影响该关联的其他变量。经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原始文献50篇,含84个效应量,总样本量为7400人。同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较高,故进一步对各影响因素变量进行了亚样本及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同研究设计类型、被试所处地、样本类型、边缘型人格特征指标、拒绝敏感性测量类型的亚样本下,二者之间的关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横向设计、其他地区样本、混合被试、整体边缘型人格特征、量表法测量时所得的拒绝敏感性与边缘型人格特征间的关联最强;年龄与女性被试比例对该关联不存在显著影响。未来研究可通过纵向研究进一步揭示二者间的预测方向,考察拒绝敏感性不同成分与边缘型人格特征间的关联,并在国内开展探索二者关联的研究。 |
好心帮倒忙事件时有发生,帮忙失败的施助者往往认为受助者会苛责自己,因而可能不愿再次提供帮助。这种预测准确吗?通过六个研究 (N = 1763),对比施助者对受助者反应的预测和受助者的实际反应,发现了施助者在好心帮倒忙时的预测偏差:他们高估了受助者的负面反应。而在帮忙成功时,施助者未出现预测偏差或预测偏差的强度较弱。导致该预测偏差的原因是,施助者更为关注自身的能力,以为受助者也关注自己的能力,而受助者更为在意施助者的温暖程度。 |
不显著结果(如,p > 0.05)在心理学研究中十分常见,容易被误解为接受零假设的证据,并可能导致分组匹配研究的错误推断或者忽视被小样本的不显著结果掩盖的真实效应。但国内目前尚无实证研究对不显著结果的普遍性及其解读进行调查。本研究调查500篇中文心理学实证研究,统计其摘要中出现与不显著结果相关的阴性陈述的频率,判断并统计基于阴性陈述的推断准确性,并使用贝叶斯因子对不显著结果中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重新评估。结果表明,36%的摘要提及不显著结果,共包含236个阴性陈述。其中,41%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出现偏差(如,解读为支持了零假设)。对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贝叶斯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仅有5.1%的不显著结果可以提供强证据支持零假设(BF01 > 10)。与先前对国际心理学期刊的调查结果相比(30%的摘要包含阴性陈述;70%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有误),中文心理学期刊中报告不显著结果的比例以及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正确率均更高。但国内研究者仍需进一步加强对不显著结果的认识,推广适于评估不显著结果的统计方法。 |
submitted time 2020-10-17 Hits12527, Downloads2540, Comment 0
当知晓自己和他人的表现,即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已经明确时,人们对自我-他人差异的知觉准确吗?本研究发现了差距知觉的泛化效应:人们将自身的绝对表现 (自己的表现与零相比的结果) 泛化到对自身相对表现 (自己与他人相比的结果) 的判断上。在七个研究中,被试 (N = 2766) 得知自己的绝对表现和相对于他人的表现,并判断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结果显示,绝对获益时,人们在相对获益时感知到的自我-他人差距大于相对损失时;绝对损失时,人们在相对获益时感知到的自我-他人差距小于相对损失时;当泛化难以进行时,上述效应消失。研究揭示了差距知觉的泛化效应及其联结机制。 |
submitted time 2020-08-14 Hits1989, Downloads1240, Comment 0
死亡意识是个体对自身死亡必然性的认识;基于进化适应性的考量,作者认为具有前瞻性的死亡意识作为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个体生命史的终极坐标,不仅可能引起恐惧感和防御反应,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人们做出适应性的时间管理。据此推论,死亡意识的启动会加强人们对时间有限性的关注,体验出更强的时间流逝感,影响人们对时间的评估,以及人们对不同时间点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而做出的跨期决策。本研究采用死亡凸显范式启动死亡意识,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死亡意识、时间知觉和跨期决策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死亡意识启动使被试低估时间距离,并表现出较低的跨期决策延迟折扣率,从而在较小的即时获益与更大的延迟的获益之间更为偏好未来导向的选项。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时间知觉在死亡意识和跨期决策延迟折扣率之间起到部分中介变量的作用。以上的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死亡意识在时间管理上的适应性价值。 |
submitted time 2019-09-22 Hits3068, Downloads1512, Comment 0
基于信号理论,研究采用三个依次递进的实验,分别以大学生群体和在职员工为被试进行检验,探讨了建议寻求者的注视方向对建议者建议提出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建议寻求者的注视方向为正视时,能够促进建议者提出建议的意愿,建议者感知到的角色期待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2)当建议者的拒绝敏感性高时,寻求者的注视方向对建议提出意愿有显著影响;当建议者的拒绝敏感性低时,这种影响减弱或消失;此外,拒绝敏感性也调节了角色期待感知的中介效应。 |
submitted time 2019-08-30 Hits4795, Downloads1346, Comment 0
研究采用学习-再认范式考察空间距离如何影响自我参照加工。首先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索不同空间距离怎样影响自我参照加工的过程,再结合再认测试验证影响的稳定性。结果显示:(1)学习阶段,近空间距离在晚期认知加工阶段对自我参照加工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且在再认测试中得到了验证;(2)研究结果同样也发现了学习阶段近空间距离对他人参照加工的增强作用,但未在再认测试中得到验证。本研究证实了近空间距离能够促进自我参照更加精细化加工,拓展了对自我参照加工的认识和自我的了解。 |
submitted time 2019-05-09 Hits6264, Downloads2603, Comment 0
通过3个实验逐步考察了高、低权力个体对三种分配方案(公平/劣势不公平/优势不公平)的公平感。结果发现:(1)被试的公平评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公平、优势不公平、劣势不公平,做出评级的反应时则从快到慢依次为公平、劣势不公平、优势不公平;(2)相对于低权力被试,高权力被试对劣势不公平分配的公平评级更低,而对公平分配和优势不公平分配的公平评级更高,且做出公平判断的反应时更短。基于这些结果,作者提出了公平与利益权衡的公平优先效应及权力的自我增强假设,以更好地理解权力和公平的本质及二者的关系。 |
submitted time 2019-04-15 Hits6423, Downloads1555,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