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赵雪雁
  • 黄土丘陵区乡村国土空间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临洮县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2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乡村国土空间安全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更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黄土丘陵区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等数据,定量评价了临洮县18个乡镇323个行政村的国土空间安全,并借助地理探测器识别了影响乡村国土空间安全的因素。结果表明:(1)临洮县乡村国土空间安全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表现为:生活空间安全水平>生产空间安全水平>生态空间安全水平。安全水平较高的乡村(69.73%)主要分布在洮河川区灌溉农业区,而低等安全水平的乡村(30.27%)主要分布在县域北部与东部丘陵山地的旱作农业区。(2)临洮县乡村国土空间安全空间分布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空间分布以高-高(18.52%)、低-高(0.62%)、低-低(9.26%)这3种类型为主,且集聚分布特征明显。(3)地形地势、人口规模、政府投入及区位联系对临洮县的乡村国土空间安全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且对不同乡镇其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异。

  • 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中国旅游发展减贫效应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1-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发展旅游业作为一种有效的减贫手段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急需科学评估旅游发展的减贫效应,以便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扶贫政策提供借鉴。基于中国2000—2015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评价了各地区旅游发展水平,运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旅游发展的减贫效应。结果表明:(1) 旅游发展存在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因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门槛效应。(2) 减贫效应存在“东—中—西”阶梯式递增的变化特征。(3) 随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减贫效应具有逐步收敛的边际递减特征,其中旅游发展水平处于低区段时的减贫效应最大,中低区段的减贫效应次之,中高区段的减贫效应不显著,高区段的减贫效应进一步缩小,总体呈倒“J”型。基于此,提出了充分发挥旅游减贫效应的对策建议。

  • 近50 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牧草生产潜力及物候期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基于青藏高原及周边107 个气象站点1965—2013 年逐月气温、降水及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 分析了 1965 年以来青藏高原区的气候变化趋势, 并采用MODIS 数据、Thornthwaite Memorial 模型及GIS 技术分析了近50 a 青藏高原牧草气候生产潜力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利用连续22 a 的青藏高原牧草生育期观测数据, 探讨了牧草生育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气象因子与牧草主要发育期的关系。结果表明: 1)近50 a 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升温幅度达0.53 ℃(10a)1, 降水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但增加幅度较小, 其倾向率为7.81 mm(10a)1; 而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 其下降幅度为16.94 h(10a)1。2)1965—2013 年青藏高原牧草气候生产潜力总体呈增加趋势, 在空间上, 由西北向东南依次增加, 青海省北部及南部部分地区气候生产潜力上升幅度较大, 而西藏东部上升幅度较小, 且南北部地区差异较大。3)牧草返青期、抽穗期及开花期均呈提前趋势, 而黄枯期呈现推迟趋势, 从而延长了牧草物候期; 由东南向西北牧草返青期逐渐推迟, 而黄枯期主要出现在一年中的第257~289 d,其空间整体差异不如返青期明显。4)温度和降水均与牧草物候期呈显著正相关, 而日照时数与其呈显著负相关,且温度是影响牧草物候期变化的主要因子。利用青藏高原牧草生产潜力及物候期与气候因子的响应规律, 可为提高该区牧草的实际产量和保护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提供借鉴和依据。

  •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需求——以甘南高原为例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3-22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气候变化对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农业人口的影响尤为显著。明确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需求,对于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增强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非常重要。基于500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甘南高原不同区域和不同生计方式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需求,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适应需求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在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甘南高原农户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最强烈,对信息和生产技术的需求次之;(2)不同区域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需求存在差异。其中,纯牧区农户和农区农户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均最强烈,半农半牧区农户对信息的需求最强烈;(3)不同生计方式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需求也存在差异。其中,纯农户对信贷保险的需求最强烈,一兼户和二兼户均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最强烈;(4)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是影响农户对生产技术需求的关键因素,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户对信息需求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影响农户对基础设施需求的关键因素,自然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是影响农户对信贷保险需求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提升农户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