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夏勉
  • 大数据时代心理学文本分析技术 ——“主题模型”的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主题模型(Topic Model)作为一种计算机化文本分析方法, 目前被研究人员应用于心理学文本分析领域的诸多研究中。在心理咨询研究领域中, 主题模型可以用于探索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当事人之间谈话的主题, 比较不同治疗类别的相似性, 以及进行行为编码; 在社交媒体与心理健康上, 利用主题模型可识别和预测各种心理障碍以及进行人格计算。未来需要关注主题模型在算法和操作上的改善, 并将其应用到中文语言环境之中, 探索中文文本的心理学内涵。

  • 心理治疗中的脱落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脱落是指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 来访者由于种种原因在导致他前来寻求帮助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尚未解决之前就终止治疗的现象。研究者对脱落概念内涵的理解比较一致, 但脱落的操作性定义存在多种且各有利弊。脱落在临床治疗中普遍存在; 脱落率在跨研究间的结果差异很大, 并受到脱落的操作性定义和研究设计类型的重要影响。传统的静态的变量在预测脱落时存在明显局限, 治疗同盟等治疗过程预测变量近年来得到更多重视, 并丰富了我们对来访者脱落的深入理解。为减少脱落, 研究者建议为来访者提供治疗前准备, 对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变量进行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干预策略。未来研究需要完善脱落的操作性定义, 更多地在自然治疗设置下进行研究, 进一步深化脱落的预测变量研究, 并关注治疗外重要事件及文化背景对脱落的影响。

  •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与特点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1-11

    摘要: 本研究以系统的全国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偏低水平;其发展水平在地域、人口学分布上比较均衡;在结构上,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表现出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素养高于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自助的素养高于助人的素养两个特点。调查还发现,个体心理健康素养中,知识观念部分个体差异较大,态度和习惯部分个体差异较小;在心理健康素养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方面,社会经济地位是所考察变量中效应最大的因素,且其对素养的知识观念方面影响较大,对素养的态度习惯方面影响较小。调查结果提示,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任务的艰巨性;在实践策略上,宜以提升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

  • 心理治疗中的脱落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3-03

    摘要: 脱落是指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来访者由于种种原因在导致他前来寻求帮助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尚未解决之前就终止治疗的现象。研究者对脱落概念内涵的理解比较一致,但脱落的操作性定义存在多种且各有利弊。脱落在临床治疗中普遍存在;脱落率在跨研究间的结果差异很大,并受到脱落的操作性定义和研究设计类型的重要影响。传统的静态的变量在预测脱落时存在明显局限,治疗同盟等治疗过程预测变量近年来得到更多重视,并丰富了我们对来访者脱落的深入理解。为减少脱落,研究者建议为来访者提供治疗前准备,对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变量进行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干预策略。未来研究需要完善脱落的操作性定义,更多地在自然治疗设置下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化脱落的预测变量研究,并关注治疗外重要事件及文化背景对脱落的影响。

  • 积极接触与消极接触对群际关系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8-25

    摘要: 摘 要 群际接触研究中存在的“积极偏向”阻碍了对群际接触的全面认知,因而,近年来消极接触开始被纳入研究之列。当前的积极接触和消极接触研究以问卷法为主,另外还涉及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以及实验法。积极接触和消极接触分别会提升和恶化群际关系,群际情绪、群际信任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权威主义、亲密性起调节作用。在积极接触效应和消极接触效应的关系上,存在不对称性检验和交互作用检验两种研究思路,并均得到了实证研究证据的支持。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考察不同效价接触,尤其是消极接触的泛化效应,拓展积极接触和消极接触的效应范围,完善积极接触和消极接触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索影响积极接触和消极接触不对称性效应的因素。

  • 接触干预在减少精神障碍公众污名中的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1-14

    摘要: 接触干预是减少精神障碍公众污名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接触形式已被广泛应用在减少公众污名的干预研究中,且被证实在态度、情感、行为倾向等方面均能有效减少污名。接触干预的效果受到干预实施过程和干预对象特点两方面影响。从干预实施过程来看,有效接触干预包含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和互动三个关键成分,这些成分需要具备一定特点才能产生效果;同时,多形式接触、连续接触、接触质量等成分的存在能够进一步扩大接触干预效果。从干预对象来看,接触干预效果会随着干预对象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接触干预的研究设计,丰富接触干预的理论机理研究,推动接触干预的循证实践发展。同时,应用接触干预减少特定群体公众污名,以及干预特定精神障碍类型公众污名是进一步研究方向,并在我国文化背景下进一步检验接触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