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李玉强
  • 沙漠化土地及其治理研究推动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恢复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土地沙漠化问题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尤为突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以下简称“奈曼站”)围绕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区科尔沁沙地的土地沙漠化治理和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长期开展荒漠生态系统协同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机理研究、过程监测、技术试验与示范等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经过30多年的发展,奈曼站已经成为我国农牧交错地带荒漠化土地治理的野外观测研究平台,提出的“奈曼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及其相关理论和技术不仅被国内同类沙漠化地区的生态治理实践广泛采用和借鉴,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以及联合国其他相关机构作为长期培训教材和科普推广内容;同时,奈曼站坚持研发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并示范应用,引种适地丰产作物及林草果蔬植作物品种,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为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和整体呈现逆转态势”作出了贡献。1998年,奈曼站获得联合国环境署和粮农组织联合颁发的“拯救干旱区土地成功业绩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利用压力持续增加,该区域出现了可利用水资源减少、区域生态资源过度开发、得到治理的沙漠化土地再次退化等新问题。针对新的问题,奈曼站的观测与研究工作将重点围绕水资源制约的关键因子开展植被-土壤系统协同演变机理研究,研发水分、土壤与生物资源有效利用和区域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与模式,构建新的符合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以及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

  • 差巴嘎蒿叶浸提液对4种沙地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1-0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差巴嘎蒿是沙地恢复过程中植被演替的重要物种,是半流动沙丘的优势物种之一。本文从化感作用角度,研究了不同浓度差巴嘎蒿叶浸提液(0、10、20、40、60、80 g·L-1和100 g·L-1)对狗尾草、达乌里胡枝子、大果虫实和冰草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差巴嘎蒿叶浸提液对狗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低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其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其他3个物种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效应,且随处理浓度增加,抑制效应增大。差巴嘎蒿对其他物种的种子萌发均具有强烈的化感作用,通过叶片凋落后的物质释放形成的化感作用可能是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之一。

  • 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6-05-03

    摘要: 内蒙古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一, 林木蓄积量居第五, 准确估算该区域森林碳储量对于评估中国森林碳储量以及制定森林资源管理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内蒙古森林资源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 评估了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 估算了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型和不同碳库(乔木、灌木、草本、凋落物和土壤碳库)的碳密度大小, 揭示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内蒙古森林碳储量大小及空间格局。结果表明: 1)内蒙古森林植被层碳储量为787.8 Tg C, 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和灌木层分别占植被层总碳储量的93.5%、3.0%、2.7%和0.8%。内蒙古森林植被层平均碳密度为40.4 t?hm–2, 其中, 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碳密度分别为35.6 t?hm–2、2.9 t?hm–2、1.2 t?hm–2和0.6 t?hm–2。2)内蒙古森林土壤层(0–100 cm)碳储量为2449.6 Tg C, 其中0–30 cm的土壤碳储量最高, 占总碳储量的79.8%。0–10 cm、10–20 cm和20–30 cm的土壤碳储量分别占0–30 cm土壤碳储量的38.8%、34.1%和27.1%。内蒙古森林土壤平均碳密度为144.4 t?hm–2。黑桦(Betula davurica)林土壤碳密度最高, 云杉(Picea asperata)林最小。土壤碳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3237.4 Tg C, 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占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4.3%和75.7%。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总碳储量最高, 其次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夏栎(Quercus robur)林、黑桦(Betula davurica)林、榆树(Ulmus pumila)疏林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84.5 t?hm–2。土壤碳密度与植被碳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4) 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为东部地区高, 西部地区低的趋势。分别在降水量充沛的东部地区和降水偏少的中西部地区, 有针对性地开展森林保护区建设和人工造林, 可显著提升区域的碳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