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郑琛
  • 环境温度对肉羊有害气体排放、环境微生物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环境温度对杂交肉羊呼吸代谢室内氧气(O2)、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氨气(NH3)和硫化氢(H2S)的浓度以及微生物数量和肉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环境温度范围:10~15 ℃、20 ~ 25 ℃、30~35 ℃。选择1岁左右、体况良好、体重(35.34±1.07) kg的杂交公羊(杜泊羊♂×小尾寒羊♀)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羊。预试期7 d,正试期10 d。正试期内利用呼吸代谢室进行气体和微生物检测试验。正试期第10天早晨采血,测定肉羊血清中肾上腺皮质酮(CORT)、免疫球蛋白(IgG)浓度和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表明:1)温度对呼吸代谢室内CH4、NH3浓度有极显著影响(P0.05)。2)30~35 ℃呼吸代谢室内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10~15 ℃和20~25 ℃吸代谢室内大肠杆菌数量(P0.05)。综上所述,不同环境温度可影响肉羊有害气体的排放及微生物的数量,但对肉羊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 牛至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及饲粮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和饲粮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选用4只平均体重为(40.83±4.11) kg的4周岁新疆细毛羊×杜泊羊杂交的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羊,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牛至油),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5%、0.030%和0.045%牛至油的试验饲粮。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12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2 d。第1天于早餐采食后2、4、6及10 h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总氮、氨氮和尿素氮浓度,第2天利用尼龙袋法测定基础饲粮的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添加牛至油对饲粮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2)添加牛至油对各组在各时间点的绵羊瘤胃液pH、总氮、氨氮和尿素氮浓度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3)0.030%和0.045%组绵羊瘤胃液4 h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5%组绵羊瘤胃液0、2、6 h乙酸比例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6 h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而2 h丙酸比例显著高于除了对照组外的其余各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牛至油不影响饲粮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率,对瘤胃氮浓度也无显著影响,但会影响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添加0.015%牛至油效果最好。

  • 外产气法研究牛至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在体外培养液中添加牛至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各组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对照)、100、200、300和400 mg/L牛至油,每组5个重复。发酵12 h后,测定总产气量、甲烷产量及培养液pH,总氮、氨氮、尿素氮、蛋白氮浓度及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比例。结果表明:1)培养液中添加100、200、300和400 mg/L牛至油均显著升高了培养液pH(P<0.05);高添加水平(300、400 mg/L)的牛至油显著降低了培养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丙酸比例(P<0.05),显著升高了培养液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P<0.05),抑制了瘤胃发酵。2)与对照组相比,除100 mg/L牛至油组外,其余各试验组培养液氨氮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3)高添加水平(300、400 mg/L)的牛至油在显著降低甲烷产量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总产气量(P<0.05)。由此可知,牛至油能调控瘤胃发酵和降低甲烷产量,但过高添加水平对瘤胃发酵有抑制作用,体外条件下最适添加水平为200 mg/L。

  • 6种饲料原料瘤胃降解特性和瘤胃非降解蛋白的小肠消化率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新疆地区玉米青贮、棉籽壳、苜蓿草粉、苜蓿干草、葡萄籽粕、蕃茄酱渣6种奶牛饲料原料的瘤胃降解特性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RUP)的小肠消化率(Idg)。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荷斯坦奶牛,采用尼龙袋法和改进三步体外法测定饲料原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特性以及RUP的Idg和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IDCP)含量。结果表明:1)苜蓿草粉和玉米青贮的DM有效降解率最高,显著高于次之的苜蓿干草、番茄酱渣(P苜蓿草粉>玉米青贮>苜蓿干草>棉籽壳>葡萄籽粕,各原料间差异显著(P苜蓿草粉>棉籽壳>苜蓿干草>番茄酱渣>葡萄籽粕,各组饲料原料间差异显著(P棉籽壳>苜蓿干草>番茄酱渣>苜蓿草粉>葡萄籽粕,各组饲料原料间差异显著(P0.05),显著高于依次降低的玉米青贮、番茄酱渣、葡萄籽粕、棉籽壳(P<0.05)。综上所述,不同饲料原料具有不同的瘤胃降解特性,进入小肠IDCP的效率也不同。玉米青贮的DM、NDF和ADF在瘤胃的有效降解率较高,苜蓿草粉RUP的Idg较高,苜蓿草粉和苜蓿干草的IDCP含量较高。

  • 饲粮中核黄素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肉品质、毛囊发育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核黄素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肉品质、毛囊发育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3月龄獭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3、6和12 mg/kg核黄素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6、12 mg/kg核黄素显著降低了獭兔肌肉的滴水损失(P<0.05),饲粮中添加3、6、12 mg/kg核黄素显著提高了獭兔皮肤中总毛囊密度(P<0.05),饲粮中添加3、6 mg/kg核黄素显著提高了獭兔皮肤中初级毛囊密度(P<0.05),饲粮中添加6、12 mg/kg核黄素显著提高了獭兔皮肤中次级毛囊密度(P<0.05),饲粮中添加3、6 mg/kg核黄素显著降低了獭兔皮肤中次级毛囊密度/初级毛囊密度(P<0.05)。饲粮中核黄素添加水平对獭兔的胸腺重、胸腺指数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白细胞介素-2含量影响显著(P<0.05),且均随着饲粮中核黄素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6 mg/kg添加组中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3~5月龄生长獭兔饲粮中核黄素适宜添加水平为6 mg/kg(实际测定饲粮中核黄素水平为8.35 mg/kg)。

  • 断奶时间对不同日龄湖羊羔羊瘤胃形态及表皮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断奶时间对不同日龄湖羊羔羊瘤胃形态及表皮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两因子试验设计,设断奶时间和羔羊日龄2个因子。选择初生重[(3.51±0.57) kg]接近的54只湖羊羔羊,28日龄时随机屠宰6只后按照同质性原则将剩余48只湖羊分为28日龄断奶组[(8.21±0.97) kg]和56日龄断奶组[(8.06±0.53) kg],分别在42、56、70和84日龄从2组中各随机挑选6只羔羊进行屠宰。采集瘤胃腹囊组织样品测定瘤胃乳头长度、宽度和肌层厚度,提取瘤胃组织总RNA测定表皮生长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28日龄断奶组羔羊瘤胃乳头长度和宽度显著高于56日龄断奶组羔羊(P<0.05),瘤胃肌层厚度显著低于56日龄断奶组羔羊(P<0.05)。断奶时间和羔羊日龄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瘤胃乳头长度和肌层厚度有显著影响(P<0.05)。28日龄断奶组羔羊瘤胃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IGFBP5和IGFBP6表达量显著高于56日龄断奶组(P<0.05)。羔羊瘤胃乳头长度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和IGFBP6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318,P=0.001;R=-0.520,P<0.001);瘤胃乳头宽度与TGFβ1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275,P=0.004),与IGFBP3和IGFBP5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0.344,P<0.001;R=0.256,P=0.001)。综上所述,28日龄断奶促进湖羊羔羊瘤胃乳头发育,瘤胃表皮生长相关基因,可能参与羔羊瘤胃早期发育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