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辛自强
  • 基金投资决策中老手与新手的信息加工差 异及干预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31

    摘要: 以往的基金研究多从专业的角度构建复杂的决策模型,难以直接被普通基金投资者所理解和应用。为了引导众多的基金投资新手正确理财,我们引入老手新手比较范式探寻二者投资决策时的信息加工过程差异,并探讨如何对新手予以干预以提升其决策质量。研究1通过Mouselab技术收集信息加工过程数据,发现在基金信息搜索和加工过程中,老手比新手更倾向于基于属性的信息搜索模式,信息加工的补偿性更低;基于属性的信息搜索模式有利于决策质量,但这一结果仅在新手中存在,这可能在于老手的信息搜索模式较为稳定,其变异性难以为决策质量提供解释。由于现有的理财客户端的页面呈现方式使得投资新手难以使用基于属性的信息搜索模式,研究2向被试提供表格纸来帮助他们进行结构化加工,以降低基于属性进行搜索的难度,结果发现结构化加工组被试的决策质量高于控制组。上述结果反映了老手和新手基金投资决策的信息加工特征,为改进新手理财决策提供了干预思路。

  • 债务的心理和行为后果及其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31

    摘要: 债务是指个体现在或将来负有向他人或机构还款的法律或道德义务。随着我国居民负债水平的持续上升,它所造成的心理和行为后果值得关注。债务引发的债务压力会导致个体有较差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较多的短视行为、消费行为以及不道德行为,并对其伴侣和子女有潜在的影响。债务的影响机制包括两条路径:心理需要受阻和补偿机制以及认知资源损耗机制。未来研究应探究债务的其他心理和行为后果并寻找边界条件,梳理债务的特征维度,拓展债务的研究方法,以及构建解释债务后果的整合理论。

  • 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近年来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开始受到心理学者的关注。要正确识别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从社会治理的心理内涵出发, 认识到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社会治理的主体是人, 治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事务, 治理的过程是多元主体的群体决策过程, 治理的路径之一是面向人的心理建设。由此, 心理学家应该着力研究社会治理内生的各种心理学问题, 包括各种主体的治理能力, 作为治理对象的现实社会心理问题(尤其是社会心态问题), 群体决策心理, 以及心理建设的战略和实践方案。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 有望建立“社会治理心理学”的原创理论体系, 实现“由心而治”。

  • 解释水平对自我控制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解释水平理论认为自我控制是人们依据对事件整体的高解释水平方式而非局部的低解释水平方式做出决策和完成任务。对时间折扣、坚持和健康行为以及前瞻性自我控制的研究表明高解释水平会促进自我控制。高解释水平是通过改变对诱惑的加工(包含对诱惑的态度和诱惑的激活模式)来促进自我控制, 但这种促进作用会受到目标和任务属性(重要性、难度、效价、完成时间和呈现方式)以及解释水平线索属性(外显和内隐)的调节。解释水平理论视角下的自我控制研究可以拓宽自我控制双系统理论和资源理论的视野, 如提供可能的边界条件和认知机制。未来研究还需要深入挖掘解释水平影响自我控制的内在机制和生理基础, 重视心理距离的影响以及加强对自控能力的长期追踪研究。

  • 1993至2016年医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为考察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随年代的变迁趋势, 运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 对1993至2016年间181篇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报告(被试为129613名医学生)进行元分析。研究发现:(1)除恐怖因子外, SCL-90其余8个因子均与年代呈显著负相关, 这说明, 我国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逐年提升。(2)当年和5年前的2个社会指标(卫生总费用和注册医师数)与SCL-90的8个因子均值呈显著负相关, 说明这些社会指标可能是预测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3)与男生相比, 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 但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4)医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上升趋势要比非新生更明显和全面。

  • 农耕-游牧文化下风险偏好的差异:证据与分析框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个体风险偏好是决策心理学的主要关注点之一, 其差异受个体因素及文化的影响。已有研究主要围绕集体主义-个体主义的文化分类研究个体风险偏好差异, 忽略了物质文化的影响。生态决策及社会生态研究者认为, 生态环境通过塑造物质文化(例如生存策略)影响个体经济偏好。基于对以往文献的分析发现, 不同生存策略主导的两大文化(农耕和游牧)对个体的风险偏好有不同影响, 属于农耕文化的个体更厌恶风险, 而属于游牧文化的个体具有更高的风险偏好。由于现有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该推论值得进一步的因果研究证实。

  • 市场化与人际信任变迁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在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中, 我们正在面对一个确定的事实:人际信任逐年衰落。虽然已有研究一致证明信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 很少有文献阐明市场经济发展对信任的影响。整合近年来各种新获得的宏观和微观证据可以发现, 市场化对信任存在抑制作用。具体来说, 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 市场的动力属性充分彰显, 鼓励人们逐利和竞争, 激活了人们的创富热情, 但也造成经济人信念的流行, 破坏了信任者对人性的乐观预期; 然而, 相应的市场规则和社会规则发育不足, 无法充分保护信任者。最终, 市场化在消蚀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信任, 致使信任下滑。因此, 建立基于规则的、诚信的市场经济是阻遏信任衰落乃至重建信任的必要路径。

  • 群体决策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在大学生和社区居民中的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精细化社会治理, 而在多元主体共商共治的过程中出现了群体决策质量无法得到有效评估的问题。群体决策“过程-结果模型”认为应该从“双过程” (信息加工过程和人际互动过程)和“双结果” (客观结果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综合评估群体决策质量。基于该模型建构的群体决策质量问卷自评法和录像他评法被应用于大学生和社区居民一些真实问题解决的群体决策质量评估。研究结果显示群体决策质量自评问卷效度良好, 适合作为群体决策质量的自评工具; 录像他评法与问卷自评法结果相互印证能够全面地反映群体决策质量, 可应用于更广阔的社会治理领域中。

  • 经济态度和行为的代际传递现象及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经济态度和行为存在从父母向孩子的代际传递现象, 经济态度代际传递的研究内容较为广泛, 包括金钱态度、风险态度、互惠态度和消费态度, 经济行为代际传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行为、捐赠行为和储蓄行为三个方面。除了遗传路径, 其代际传递有两条社会化路径: 孩子对父母的观察学习和亲子互动, 其中亲子互动包含亲子沟通和财务教养两个层面, 亲子沟通强调语言层面的互动, 而财务教养强调行为层面的互动, 但是财务教养的研究仅停留在表面, 缺乏深入的剖析。未来需要加强中国文化和现实背景下的代际传递现象研究, 并深入探讨其机制。

  • 幸福感的稳态与跃迁:一个新的整合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以往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对幸福感稳定性与变化性问题持有不同观点。设定点理论认为幸福感通常保持在设定点位置, 动态平衡理论(及其变式——主观幸福感稳态理论)进一步强调幸福感在围绕设定点的某个范围内波动而呈动态平衡状态, 享乐适应理论在动态平衡理论基础上从情绪适应的角度分析了幸福感维持稳定的原因, 这三个理论均强调幸福感维持在某个平衡水平。相反, 持续幸福理论强调幸福感是可以提升的, 能发生长期的变化。这些理论观点的差异本质在于如何看待幸福感的稳定性与变化性, 我们借用生物学中的“稳态”“稳态应激”概念及物理学中的“跃迁”思想, 认为幸福感不仅存在稳态, 也会出现稳态应激, 并可由此引起幸福感稳态的跃升。这一整合视角为幸福感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 也对幸福感的持续提升有启发意义。

  • 我国大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的变迁及宏观成因(社会变迁专栏)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道德推脱是指个体脱离道德自我调节的认知倾向, 它往往是在为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寻找借口。以往研究 主要在个体水平上考察道德推脱的成因和后果, 很少关注它的历史变迁趋势及其宏观成因。本研究对以 Bandura 和 Caprara 等人的道德推脱量表为工具的已有研究进行两项横断历史元分析, 分别考查中学生和大学生群体道德 推脱水平的变迁趋势及其与反映社会个体化水平和正义水平的宏观因素的关系。研究 1 发现, 在 2010 至 2021 年 间, 我国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研究 2 发现, 在 2008 至 2020 年间, 我国大学生道德推脱水平也 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两项研究中, 社会个体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离婚率与结婚率之比)和社会正义水 平(现行有效立法量)的上升趋势均能显著负向预测我国大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的下降趋势。综上, 近 10 年来我国 大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 这可能与社会个体化水平(强调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自主责任)和社会正义 水平(对行为更多的外部约束)上升有关。

  • 网络突发事件中的负性偏向:产生与表现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在网络突发事件的产生和传播中, 人们往往更关注负面信息的加工和传递, 存在负性偏向。本研究依据事件酝酿、爆发、蔓延阶段的特征, 构建心理机制模型, 通过3项研究分别检验了信息内容、信息加工和信息传递中负性偏向的产生和发展。结果表明, 负性偏向不仅产生于网络突发事件的源头语篇中, 还产生于个体信息加工和人际信息传递过程, 表现为个体对负性词汇更好的记忆效果及更高的辨别力, 以及网民间对负性信息的选择性传递和对模糊信息的负性解读。研究有利于认识网络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规律, 科学应对舆情危机, 创新网络治理。

  • 我国大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的变迁及宏观成因(社会变迁专栏)

    提交时间: 2023-03-16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道德推脱是指个体脱离道德自我调节的认知倾向, 它往往是在为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寻找借口。以往研究 主要在个体水平上考察道德推脱的成因和后果, 很少关注它的历史变迁趋势及其宏观成因。本研究对以 Bandura 和 Caprara 等人的道德推脱量表为工具的已有研究进行两项横断历史元分析, 分别考查中学生和大学生群体道德 推脱水平的变迁趋势及其与反映社会个体化水平和正义水平的宏观因素的关系。研究 1 发现, 在 2010 至 2021 年 间, 我国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研究 2 发现, 在 2008 至 2020 年间, 我国大学生道德推脱水平也 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两项研究中, 社会个体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离婚率与结婚率之比)和社会正义水 平(现行有效立法量)的上升趋势均能显著负向预测我国大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的下降趋势。综上, 近 10 年来我国 大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 这可能与社会个体化水平(强调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自主责任)和社会正义 水平(对行为更多的外部约束)上升有关。

  • 经济态度和行为的代际传递现象及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4-27

    摘要: 经济态度和行为存在从父母向孩子的代际传递现象,经济态度代际传递的研究内容较为广泛,包括金钱态度、风险态度、互惠态度和消费态度,经济行为代际传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行为、捐款行为和储蓄行为三个方面。除了遗传路径,其代际传递有两条社会化路径:孩子对父母的观察学习和亲子互动,其中亲子互动包含亲子沟通和财务教养两个层面,亲子沟通强调语言层面的互动,而财务教养强调行为层面的互动,但是财务教养的研究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剖析。未来需要加强中国文化和现实背景下的代际传递现象研究,并深入探讨其机制。

  • 基于助推的环保行为干预策略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8-16

    摘要: 近年来,“助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治理实践,成为促进人们环保行为的有效策略。但目前国内基于助推思想的环保行为干预研究和实践探索都还很缺乏。环保行为需要助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在环保领域的决策存在认知局限和动机不足。相应的,在认知和动机两大视角下主要有七种环保行为助推策略。认知视角的助推策略包括默认选项、框架效应和示范性规范,动机视角的助推策略旨在激发家国动机、遗产动机、获益动机和自主动机以促进人们的环保行为。助推环保行为在实践中也存在争议,实践工作者需明确助推环保行为的外部环境与传统社会治理思路的关系,并掌握选择架构设计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