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周欣悦
  • 不同道德情境下叠音品牌名称对消费者道德反应的影响——心智知觉理论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分类: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2-02

    摘要: 品牌名称是建立品牌-消费者关系的重要连接点,是品牌资产的构成要素。品牌语言学的研究发现,品牌名称的语音特征会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情绪与行为,但鲜有研究考察语音特征对消费者的道德反应的影响及其路径。本研究基于心智知觉理论,探究了品牌分别作为道德主体和道德受害者两种不同的角色时,叠音品牌名称影响消费者道德反应的非对称性路径。具体而言:品牌作为道德主体违规的情境下,相较于非叠音,叠音品牌名称能通过降低消费者感知的品牌心智的思考维度(而非感受维度),来缓解消费者对品牌的消极道德反应(愤怒、厌恶、谴责、惩罚行为意图);而当品牌作为道德受害者受害的情境下,叠音品牌名称则通过提升消费者感知的品牌心智的感受维度(而非思考维度),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积极道德反应(同情、怜悯、遗憾、购买支持行为意图)。本研究通过7个实验证明了假设,从理论上创新性地探索了语音特征与道德反应的因果关系,揭示了品牌心智的两个维度作为不对称中介存在的机制,为实践中品牌道德事件公关和公益营销传播工作提供了借鉴。

  • 个人主义上升, 集体主义式微?——全球文化变迁与民众心理变化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近几十年来,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大发展, 人类社会的文化与民众心理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其基本趋势是个人主义正日益流行, 传统的集体主义则相对式微。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宏观的社会和文化层面, 也体现在微观的心理与行为层面。本文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 对反映这一趋势的大量实证研究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与介绍, 涉及的领域分别包括社会层面的社会统计指标, 以及心理层面的人称代词使用偏好、命名行为、价值取向、人格特征、性和宗教态度、儿童教养与发展模式、认知方式、情绪体验等。除了一般趋势外, 研究也显示文化变迁和心理变化有其复杂性, 个人主义增强、集体主义衰弱并不是一个必然的、线性的过程; 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续性, 多元文化共存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显著特色。最后, 针对当前文化变迁心理研究的不足, 本文建议未来研究应当更多采用追踪和实验设计、拓展现有研究的领域和范围、深入揭示文化变迁的行为/神经机制以及更多关注变迁过程中的心理适应与应对问题。

  •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数智时代的道德伦理”专栏)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近年来,社交网络上涌现出大量具有真人特征的虚拟人物,他们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以获得影响力,然而其背后的道德伦理问题也逐渐浮现。当社交媒体虚拟人犯错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其道德判断会有何不同?本文基于心智感知理论,通过五项实验探索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表明,在被告知虚拟人的不道德行为后,比起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但这种文化差异没有出现在对真人的道德责任判断上(实验1a-1c)。并且不论虚拟人是由真实人类还是人工智能驱动,这种文化差异都会存在(实验1c)。这种文化差异是通过感知心智能力的中介实现的(实验2)。具体而言,比起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的心智能力更高,因此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此外,对虚拟人更高的道德责任判断会导致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更倾向于对虚拟人施加道德惩罚(实验3)。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将道德责任判断和心智感知的对象拓展到虚拟人上,并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后续影响。

  •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数智时代的道德伦理”专栏)

    提交时间: 2023-03-16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近年来,社交网络上涌现出大量具有真人特征的虚拟人物,他们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以获得影响力,然而其背后的道德伦理问题也逐渐浮现。当社交媒体虚拟人犯错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其道德判断会有何不同?本文基于心智感知理论,通过五项实验探索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表明,在被告知虚拟人的不道德行为后,比起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但这种文化差异没有出现在对真人的道德责任判断上(实验1a-1c)。并且不论虚拟人是由真实人类还是人工智能驱动,这种文化差异都会存在(实验1c)。这种文化差异是通过感知心智能力的中介实现的(实验2)。具体而言,比起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的心智能力更高,因此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此外,对虚拟人更高的道德责任判断会导致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更倾向于对虚拟人施加道德惩罚(实验3)。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将道德责任判断和心智感知的对象拓展到虚拟人上,并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后续影响。

  •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12

    摘要: 近年来,社交网络上涌现出大量具有真人特征的虚拟人物,他们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以获得影响力,然而其背后的道德伦理问题也逐渐浮现。当社交媒体虚拟人犯错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其道德判断会有何不同?本文基于心智感知理论,通过五个主要实验探索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表明,在被告知虚拟人的不道德行为后,比起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但这种文化差异没有出现在对真人的道德责任判断上(实验1a~1c)。并且不论虚拟人是由真实人类还是人工智能驱动,这种文化差异都会存在(实验1c)。这种文化差异通过感知心智能力来中介(实验2)。具体而言,比起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的心智能力(特别是感知力)更高,因此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此外,对虚拟人更大的道德责任判断会导致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更倾向于对虚拟人施加道德惩罚(实验3)。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将道德责任判断和心智感知的对象拓展到虚拟人上,并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后续影响。

  • 天气和空气污染对诚信行为的影响:一项校园丢钱包的现场实验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4-17

    摘要: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天气状况和空气污染对诚信行为的影响。研究1通过重新分析Cohn等人(2019)在全球范围内对诚信行为的研究数据,发现了天气状况和空气污染对诚信行为的影响;研究2通过准实验的研究方法,在三所高校进行了丢钱包的实验并记录当天天气和空气污染状况。两项研究共同表明:(1)在非晴朗的天气下,人们会做出更多的不诚信行为;(2)空气污染越严重,人们越有可能出现不诚信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