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杨浩
  • 大模型与易学研究浅议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4-01-04

    摘要: 本文从易学研究的特点、大语言模型应用的主要场景出发,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易学研究方面的可能方向,并以大语言模型在易占中的具体应用作为实例进行说明,旨在探索大语言模型在易学研究中的潜在作用。易学研究以其博大的文化内涵、深奥的理论体系和实用的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具有专业性强,入门门槛高等特点。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构建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机器翻译、文本摘要、智能问答、语义理解等。然而,在易学研究中,大语言模型的应用远未充分发挥,为此,本文提出了大语言模型在易学研究中可能的方向,包括易学文献分析、易占结果解读等。最后,通过详细阐述大语言模型在易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易占,揭示了大语言模型在易学领域的潜力。通过对易学研究特点的深入理解和对大语言模型应用场景的充分挖掘,将有助于推动大语言模型在易学研究中的更广泛应用,提升研究效率,促进文化传承。

  • 两电平电压型逆变器共模电压抑制策略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提交时间: 2019-03-05 合作期刊: 《电气工程学报》

    摘要: 主要介绍了几种抑制逆变器共模电压(CMV)的方法,其中一类是基于空 间矢量调制策略优化的方案,主要包括零矢量替代(AZSPWM)、最近非零矢量合成 (NSPWM)、虚拟空间矢量调制(VSVM)等策略;另一类是改变硬件电路的拓扑结构 抑制共模电压,主要是通过利用三相四桥臂拓扑结构完成对共模电压的抑制。对上述 两类方法进行相关的仿真与分析,为共模电压抑制方案的研究提供参考。

  • 超大表面积自驱动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制备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9-03-05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利用新型纳米森林材料,构建一种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的用于现场检测的自驱动微流控芯片。方法:利用MEMS加工技术制备出具有优良光学性能和大表面积的石英纳米森林结构微流道,对该纳米森林结构的高度、宽度/横向尺寸、密度、表面积、光学性能、毛细驱动效果、荧光增敏效果做出评价,利用双抗体夹心的方法进行蓖麻毒素的检测。结果:纳米纤维锥底直径约200~300nm,高度约1.0um,纳米森林的密度约为10个/μm2,估测表面积比底面积达5:1以上。其在波长为680nm处的透光率达89.5%,驱动流速约5mm/s,与平面结构相比,其饱和荧光显色成倍提高。蓖麻毒素的检测限低于10 pg/ml,在 10~6250pg/ml范围内具有较好线性关系。结论:基于纳米森林结构,成功构建了一种具有超大表面积和高灵敏度的毛细自驱动微流控芯片。

  • 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6-05-03

    摘要: 内蒙古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一, 林木蓄积量居第五, 准确估算该区域森林碳储量对于评估中国森林碳储量以及制定森林资源管理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内蒙古森林资源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 评估了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 估算了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型和不同碳库(乔木、灌木、草本、凋落物和土壤碳库)的碳密度大小, 揭示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内蒙古森林碳储量大小及空间格局。结果表明: 1)内蒙古森林植被层碳储量为787.8 Tg C, 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和灌木层分别占植被层总碳储量的93.5%、3.0%、2.7%和0.8%。内蒙古森林植被层平均碳密度为40.4 t?hm–2, 其中, 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碳密度分别为35.6 t?hm–2、2.9 t?hm–2、1.2 t?hm–2和0.6 t?hm–2。2)内蒙古森林土壤层(0–100 cm)碳储量为2449.6 Tg C, 其中0–30 cm的土壤碳储量最高, 占总碳储量的79.8%。0–10 cm、10–20 cm和20–30 cm的土壤碳储量分别占0–30 cm土壤碳储量的38.8%、34.1%和27.1%。内蒙古森林土壤平均碳密度为144.4 t?hm–2。黑桦(Betula davurica)林土壤碳密度最高, 云杉(Picea asperata)林最小。土壤碳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3237.4 Tg C, 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占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4.3%和75.7%。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总碳储量最高, 其次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夏栎(Quercus robur)林、黑桦(Betula davurica)林、榆树(Ulmus pumila)疏林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84.5 t?hm–2。土壤碳密度与植被碳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4) 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为东部地区高, 西部地区低的趋势。分别在降水量充沛的东部地区和降水偏少的中西部地区, 有针对性地开展森林保护区建设和人工造林, 可显著提升区域的碳汇能力。

  •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和小叶杨人工林碳密度特征及其与林龄的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6-05-03

    摘要: 榆树(Ulmus pumila)疏林是浑善达克沙地的地带性隐域植被, 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是该区域主要的防风固沙造林树种。本文通过测定两种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叶、枝、干、根)、草本层(地上植被和地下根系)和土壤层(0-100cm)的碳含量, 比较了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 并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 阐明了乔木层、土壤层和总碳密度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估算了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速率。结果表明, 榆树疏林乔木层和土壤层平均碳含量都低于小叶杨人工林, 榆树疏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是小叶杨人工林的1/2。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密度中, 乔木层碳密度和土壤层碳密度总占比达到98%以上;土壤层与植被层碳密度的比值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 过熟林时该比值分别为1.66 (榆树疏林)和1.87 (小叶杨人工林);榆树疏林和小叶杨人工林的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的总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乔木层碳密度与林龄以及榆树疏林总碳密度与林龄均呈现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小叶杨人工林乔木层的固碳速率约为榆树疏林的5倍, 榆树疏林生态系统和小叶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总固碳速率分别为0.81 Mg C hm–2 a–1和5.35 Mg C hm–2 a–1。本研究结果有利于估算沙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为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和增加碳汇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