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早期编程活动对于幼儿执行功能的促进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11

    摘要: 近年来编程教育开始频频出现于早期教育领域中,然而少有研究考察早期编程活动对于幼儿发展的效果。因此,本研究考察早期编程活动对于幼儿执行功能(早期学业能力和入学准备的重要能力)发展的作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名幼儿,男女各半,年龄均在5-6岁。实验组幼儿参加持续8周的基于可编程玩具(蜜蜂机器人)的早期编程活动(每周一次,每次30-40分钟),并对幼儿的掌握情况进行评定,以评估早期编程活动的可行性。分别采用认知任务和教师评定两种方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幼儿的执行功能(工作记忆,调节能力,抑制能力)进行前测和后测。结果表明,实验组幼儿能够掌握大部分编程理念,并顺利完成大多编程活动;此外,在控制了前测的基线水平之后,后测中实验组在执行功能认知任务上的表现要显著好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在工作记忆相关行为上的表现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在调节能力和抑制能力相关的行为表现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早期编程活动(基于可编程玩具)在幼儿阶段开展的可行性,同时表明早期编程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执行功能。

  • 协作如何减少记忆错误:一项元分析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7-17

    摘要: 为探究协作记忆中错误修剪效应的稳定性和影响因素,经文献检索和筛选,对 38项协作记忆研究的64个独立样本(总样本量 N= 6225)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协作记忆中的错误修剪和协作抑制均稳定出现;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协作方式能调节错误修剪,但不影响协作抑制效应;材料类型对错误修剪效应无显著影响,但情景材料有更高水平的协作抑制;熟悉关系增强错误修剪效应并削弱协作抑制。以上结果表明,协作能稳定地抑制错误数量,提升协作记忆的正确率,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协作方式和关系类型等因素的调节。

  • 他人知觉的个体构念动态交互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他人知觉的个体构念动态交互模型关注在感知他人时不同信息加工水平之间的互动模式,主张低阶加工(如对面孔、声音和肢体运动线索的加工)、类别化加工、刻板印象激活与高阶认知加工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动态系统对他人知觉起着调控作用。该动态系统包含提示水平、类别水平、刻板印象水平和高阶水平。由于各加工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一动态系统在神经网络、加工水平以及加工时间维度上形成了一个具有动态建构特征的循环联结网络,该网络对他人知觉产生动态交互效应。正是这种动态交互效应使得他人印象在个体构念中变得有意义、有秩序和可预测。未来研究应从社会文化与情境互动模式出发,利用内隐社会认知测量与认知神经科学方法,进一步探测个体构念动态交互效应的认知神经基础和社会动因,为他人知觉个体构念的动态建构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与实证依据。

  • 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ERP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借助跨通道情绪启动范式考察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电生理差异。启动刺激是声乐和器乐曲(小提琴演奏), 目标刺激是与音乐情绪一致或不一致的面孔表情图片。结果显示, 与一致条件相比, 与面孔情绪不一致的器乐曲诱发了N400, 而与面孔情绪不一致的声乐曲诱发了LPC。这些结果表明, 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电生理反应存在差异。

  • 歌词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行为与ERP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歌词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实验1使用情感启动范式, 带有歌词与无歌词音乐片段为启动刺激, 与音乐情绪一致或不一致的面孔图片为目标刺激, 被试任务是既快又准确地判断目标面孔的情绪。结果显示, 无论音乐是否带有歌词, 听者在一致条件下的反应都比不一致条件更快更准确, 这表明听者能加工音乐传达的情绪信息。实验2进一步通过电生理手段探讨歌词影响音乐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结果显示, 尽管听者对带有歌词和无歌词音乐情绪的加工都产生了启动效应, 但是无歌词音乐条件在250~450 ms时间窗口产生了N400效应, 而带有歌词音乐条件在500~700 ms时间窗口诱发了LPC效应, 该结果表明, 歌词影响了大脑加工音乐情绪的时间进程。本研究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为音乐与语言关系的探究提供依据。

  • 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竞争受害感的影响及其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1-25

    摘要: 本研究基于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以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竞争受害感的影响及机制。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证明了医患群体间存在竞争受害感;实验1采用共同内群体认同的操作范式,发现共同内群体认同能够有效减少医患双方的竞争受害感;实验2A进一步发现,权力需要在医方和患方共同内群体认同和竞争受害感之间起中介作用,而道德需要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实验2B采用更接近社会现实情境的重新范畴化范式,结果显示共同内群体认同的主效应不显著,但与群体身份的交互作用显著,仅医方权力需要的中介路径成立。本研究揭示了共同内群体认同不仅能够直接降低医患双方的竞争受害感,而且可以通过减少权力需要进一步降低竞争受害感,从群际角度为缓和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 一体化促进联结记忆的作用机制:熟悉性和回想加工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5-26

    摘要: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进行一体化编码时,熟悉性也能够支持联结再认,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大量研究证据的支持。然而,关于一体化如何影响联结再认和构成联结的单个项目再认仍存在分歧。通过回顾现有研究发现:(1)一体化一致性是调节一体化与联结再认关系的重要因素;(2)认知资源有限和新/旧词语义相关性是影响一体化对项目再认作用的重要因素;(3)一体化的发生机制存在 项目假说、图式假说以及精细加工假说三种可能的理论解释。未来研究不仅需要控制一体化一致性,还可以比较不同一体化方式的作用大小以及探索一体化效应的毕生发展规律。

  • 数字空间表征的在线建构:来自干扰情境中数字SNARC效应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4-21

    摘要: 尽管已有研究发现数字以空间方式表征在人类记忆系统,但是人脑如何完成数字的空间表征尚存争议。本研究两个实验在不同比例的数字字母(实验1)和不同比例的数字汉字(实验2)混合情境中考察了数字空间表征特点及其机制,对上述争议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1)当数字字母比例为一比一时,数字加工中不出现SNARC效应。当数字字母比例为一比六和六比一时,数字加工中均出现SNARC效应。即数字字母比例与数字SNARC效应之间呈倒U型关系。(2)数字汉字混合情境中数字汉字比例与数字SNARC效应之间同样呈倒U型关系。结果说明:(1)干扰刺激与数字混合呈现会影响数字SNARC效应。(2)干扰刺激加工对数字SNARC效应的影响受到数字与干扰刺激比例的调节,且具有跨干扰材料的稳定性。研究结果意味着数字的空间表征是人类通过统计学习在线建构的,支持了工作记忆理论。

  • 跨期决策中的负折扣现象及其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2-22

    摘要: 主流跨期决策模型认为,跨期决策存在一个时间折扣过程。时间折扣是指人们会根据将来获益或损失的延迟时间对其效用进行折扣,折扣后的效用小于原来的效用,而负折扣现象违背了时间折扣过程。负折扣现象出现在金钱、非金钱的获益与损失领域,其可能的解释机制为预期情绪。目前关于负折扣现象的研究,较少验证其影响机制,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眼动追踪和fMRI技术探讨其机制,并丰富对负折扣现象的影响因素研究。

  • 早死早超生: 负折扣的“去牵挂”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6-23

    摘要: 面对未来的负性事件,折扣理论认为人们应该,实际观察同样发现人们实际会选择延迟负性事件, 如拖欠款、迟交罚款、税款、欠债,而这种延迟无疑会造成个人和社会成本的巨大浪费。然而,同样有研究发现背离了折扣理论预测的结果。本研究提出并探索反转上述偏好的一种可能解释,即“去牵挂”解释。我们设计5个研究既有实验室又有现场研究,结果发现当存在后续牵挂事时,学生被试会偏好早经历负性事件(本研究中即是口语考试),且后续牵挂事件所引起的反刍程度起中介作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设置后续牵挂事的方法是一种稳定有效的行为助推,容易使潜在的使用者理解这种方法。简言之,在本研究中设置“牵挂事”对“偏好即时负性事件”所起的作用,犹如在罗伯斯山洞实验中设置“组外威胁”对“组内合作”所起的作用。

  • 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ERP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3-01

    摘要: 借助跨通道情绪启动范式考察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电生理差异。启动刺激是声乐和器乐曲(小提琴演奏),目标刺激是与音乐情绪一致或不一致的面孔表情图片。结果显示,与一致条件相比,与面孔情绪不一致的器乐曲诱发了N400,而与面孔情绪不一致的声乐曲诱发了LPC。这些结果表明,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电生理反应存在差异。

  • 效应量置信区间的原理及其实现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19-04-15

    摘要: 在心理学可重复危机的背景之下,报告效应量及其置信区间正逐渐成为主流心理学界所要求的新标准,但是研究者可能对效应量的置信区间缺乏足够的理解。为增强研究者对效应量置信区间的理解及应用,本文介绍了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效应量指标——Cohen's d与η²——的置信区间的基本原理,即,在备择假设(H1)为真时,需要通过迭代估计的方式来估计相应非中心分布的非中心分布参数,从而构建Cohen's d与η²的置信区间。其中Cohen's d对应的是非中心t分布;而η²对应的则是非中心F分布。使用现有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对Cohen's d与η²的置信区间进行计算,例如 R与JASP,本文对此进行了分别展示。报告效应量置信区间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进行统计推断,也有利于整个科学界知识的积累,因此本文介绍的方法对研究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人类镜像系统参与音乐情绪的自动加工:来自 EEG 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3-21

    摘要: 人类镜像系统被认为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脑中线电极诱发的 µ抑制波(包括 α 和 β 频段)是人类镜像系统活动的电生理指标。 尽管音乐情绪表现被认为是通过模仿个 体的心理状态来实现的,但是尚未有研究对此进行探究。 本研究通过 EEG 技术,采用跨通 道情绪启动范式, 探究人类镜像系统是否涉及和弦情绪的自动加工。 愉悦或不愉悦的和弦启动情绪一致与不一致的目标面孔。 行为结果显示,被试对情绪一致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情绪不一致面孔的反应。 EEG 结果显示, 在听觉刺激出现后的 500~650 ms 之间, 与情绪一致条件相比,情绪不一致条件诱发了 β 频段的去同步化。在听觉刺激出现后的 300~450 ms,无论是情绪一致,还是不一致条件,都诱发了 α 频段的去同步化。 源分析结果显示, µ抑制波主要出现在人类镜像系统的核心脑区,即顶下小叶和额下回或前运动皮层。 这些结果表明,音乐情绪的自动加工与人类镜像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

  • 知觉冲突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策略:以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为例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1-24

    摘要: 以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为例,采用词义Stroop范式和掩蔽版的目标-启动范式分别将实验任务分成高、低知觉负载或阈上、阈下启动两种水平,考察冲突信息知觉负载水平及其强度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策略的影响。结果发现:(1)冲突信息启动方式与知觉负载的动态变化决定了个体对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策略。反应性控制耗费的认知资源少,对刻板一致化信息的印象加工更快捷,而对刻板冲突化信息的印象加工更缓慢,且易激活反刻板印象;而主动性控制耗费的认知资源多,对刻板一致化信息的印象加工更缓慢,而对刻板冲突化信息的印象加工更快捷,且易出现刻板印象偏差。(2)认知控制对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采取不同的加工模式。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同时在阈上启动时,其加工方式受到有意操作系统的主动性控制,即进行可意识到的、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而当这两类信息同时在阈下启动时,其加工方式受到自动监控系统的反应性控制,即进行无意识的、不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这些结果表明,个体通过所知觉到的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能灵活地在两种认知控制系统(有意操作系统vs.自动监控系统)中进行权衡,调节其权重(即,要么启动主动性控制,要么偏向反应性控制),从而形成对他人最有利的印象加工策略。即便处于知觉阈限之下,个体仍能通过无意识认知控制的方式对他人印象进行加工。

  • 歌词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行为与ERP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歌词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实验1使用情感启动范式, 带有歌词与无歌词音乐片段为启动刺激, 与音乐情绪一致或不一致的面孔图片为目标刺激, 被试任务是既快又准确地判断目标面孔的情绪。结果显示, 无论音乐是否带有歌词, 听者在一致条件下的反应都比不一致条件更快更准确, 这表明听者能加工音乐传达的情绪信息。实验2进一步通过电生理手段探讨歌词影响音乐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结果显示, 尽管听者对带有歌词和无歌词音乐情绪的加工都产生了启动效应, 但是无歌词音乐条件在250~450 ms时间窗口产生了N400效应, 而带有歌词音乐条件在500~700 ms时间窗口诱发了LPC效应, 该结果表明, 歌词影响了大脑加工音乐情绪的时间进程。本研究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为音乐与语言关系的探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