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保护性通气在中老年脊柱俯卧位手术中的应用:随机对照试验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中老年脊柱俯卧位手术人群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通气对照组与肺保护性通气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V T :10 mL/kg(PBW),呼吸频率:10~12次/min;试验组:V T :6 mL/kg(PBW)+RMs+PEEP:5 cm H 2 O,呼吸频率:12~18次/min,每间隔30 min作1次RM。观察术前,入室后,改俯卧位前5 min,改俯卧位后30 min、1 h、3 h,术后第1天、第3天各相应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 peak ),气道平台压(P Plat ),动脉血气分析(PaO 2 /FiO 2 、SpO 2 、PaCO 2 )、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血清C-反应蛋白(CRP),VAS疼痛评分,肺部并发症风险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结果 两组肺部并发症风险评分、HR、MAP、WBC、NEUT%、P a CO 2 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改俯卧位前5 min,改俯卧位后30 min、1 h、3 h P peaK 和P plat 下降(P<0.05),术后第1天氧合指数升高(P<0.05),术后第1天、第3天CRP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下降(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减少中老年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气压伤,降低肺部炎症反应,改善术后氧合功能,不会增加术中血液动力学不平稳事件及CO 2 储留的发生。

  • 困难气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身高甲颏距离比最佳临界点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根据常用气道评估指标探究困难气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30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术前测量身高、甲颏距离、颈部后仰度、张口度、改良Mallampati分级等气道评估指标。以困难插管评分>5分为困难气管插管,结合困难面罩通气共同定义困难气道。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与困难气道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计算受试人群身高甲颏距离比最佳临界点。结果 共8项相关因素按相对危险度估计值(OR)由大到小依次为:身高甲颏距离比3.58(1.95~8.46)、改良Mallampati分级3.34(1.82~7.14)、体质量指数3.07(1.64~6.69)、病史2.79(1.28~5.25)、颈围2.15(1.04~4.37)、颈部后仰度1.98(0.96~3.89)、下颌支长度1.46(0.67~3.04)、张口度1.01(0.49~2.54);身高甲颏距离比最佳临界点为22.8。结论 与困难气道相关的评估指标为:身高甲颏距离比、改良Mallampati分级、体质量指数、病史、颈围、颈后仰度、下颌支长度、张口度。身高甲颏距离比是困难气道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评估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