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利用测地观测中搭载式相位参考模式观测射电星Del Lib和HR 1099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11-24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基于盖亚( Gaia) 天体测量数据建立的盖亚天体参考系( Gaia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GCRF)与基于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建立的国际天球参考系(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ICRF)具有一定的系统差异,需要对盖亚的数据进行外部的独立评估,以建立光学和射电参考架连接。国际上对参考架的连接普遍采用在光学和射电波段都有辐射的天体,在暗端(星等G15)使用类星体,在亮端( G13) 使用射电星。由于普通VLBI 观测申请批准的周期长,难度大,因此,我们尝试将一部分射电星的观测转向数量较多的测地观测,在测地观测中搭载相位参考模式来观测射电星。为了测试这种观测的可行性,我们在IVS(The International VLBI Service for Geodesy and Astrometry)和LBA(Large Baseline Array)的测地观测中搭载相位参考观测,选取Del Lib和HR 1099 作为实验的目标源。观测得到了这两颗射电星的VLBI图像、流量和单历元坐标,且坐标精度高于前人;同时结合前人的数据,对这两颗射电星进行了视差和自行拟合,结果与前人和盖亚的结果相符,且部分精度更高。验证了测地模式中搭载相位参考观测射电星的可行性, 为后续丰富射电星VLBI 天体测量样本,连接光学与射电参考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超宽带超高分辨率太阳射电频谱仪的研发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11-17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为完成对太阳射电爆发15 MHz~15 GHz 频谱的监测,云南天文台研发4套太阳射电频谱仪,频率覆盖范围依次为15~80 MHz,100~750 MHz,600~4 200 MHz和4~15 GHz,分别称为十米波、米波、分米波和厘米波太阳射电频谱仪。十米波段太阳射电频谱仪的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分别为7. 6 kHz和1 ms; 米波段和分米波段太阳射电频谱仪的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分别为9 . 5 kHz和10 ms; 厘米波段太阳射电频谱仪的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分别为76 kHz和10 ms; 每套设备包括天线系统、接收机和数字频谱仪。为实现超高谱分辨率,需要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点数最高达到262 144,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上,通过一个FFT IP 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不能实现如此高点数的快速傅里叶变换运算。对于大点数的快速傅里叶变换,需要对数据行列分解后做并行处理,从而将其转化为两个小点数的快速傅里叶变换。通过对并行算法的研究,使用Matlab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并应用在数字频谱仪上。数字频谱仪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具备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该算法在数字频谱仪上的成功应用。主要介绍太阳射电频谱仪的组成和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超高谱分辨率的方法。

  • 2.4米主镜反射膜膜厚均匀性的优化设计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10-23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膜厚均匀性是制备高性能光学薄膜的一项重要指标。为进一步提高2.4m主镜反射膜膜厚均匀性,针对大口径望远镜镀膜设计了膜厚均匀性优化方案。基于真空热蒸发遵循的余弦分布律,结合ZZ3200型真空镀膜机的几何结构和望远镜镀膜的实际需求,编写膜厚计算程序,模拟膜厚理论分布情况,给出膜厚优化设计方法和优化结果。方法一:在蒸发源内侧合适的位置加入修正挡板,结果表明,挡板的曲率半径安装误差在3mm以内,膜厚均匀性峰谷(Peak to Valley,PV)值由不加挡板时的15%下降到4%,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是挡板安装位置要精确控制;方法二:结合反射主镜中间的圆孔结构,设计双圈蒸发源,结果表明,当内外圈蒸发源的中心距分别为10cm和130cm,且满足外圈蒸发源的数量为内圈的12 倍时,膜厚均匀性峰谷值为1.85%。该方法是针对中心具有圆孔镜面设计的,适用于大多数反射式天文望远镜镀膜。

  • 基于概率霍夫变换的太阳射电Ⅲ和Ⅱ型暴自动识别及参数提取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2-05-30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期间产生的非热高能粒子流和激波是产生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的两种主要因素,它们主要观测特征分别是具有快速频率漂移特征的射电Ⅲ型暴和具有较为缓慢频率漂移的射电Ⅱ型暴。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概率霍夫变换(Probabilistic Hough Transform)的方法,在观测数据中自动识别出太阳射电Ⅲ型暴和Ⅱ型射电暴,并提取射电Ⅲ和Ⅱ型暴的特征参数,最后利用识别出的射电Ⅱ型暴的物理参数估计了CME激波的速度。

  • 中国虚拟天文台的核心功能需求调查分析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9-07-30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已成为支撑天文学观测、研究、教学的重要技术和资源平台。随着多信使天文学和时域天文学时代的到来,虚拟天文台也需要升级自身的核心能力,以给天文工作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技术支撑。为此,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结合天文学的发展方向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梳理了一份核心技术需求清单,并以问卷的形式针对领域内专家和用户开展了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和分析,中国虚拟天文台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努力方向和目标,计划采用平台化的开发模式,并开放第三方开发接口,以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开发者基于虚拟天文台资源做出实用的工具,更好地实现资源与技术向服务的快速转换。

  • 丽江2.4米望远镜观测日志辅助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9-05-30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望远镜的观测日志在观测用户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台站对观测数据进行存储、归档和发布的时候都非常重要,观测日志往往能提供很多观测信息以供用户判断观测数据的质量。在实际观测过程中,观测日志是通过观测助手或观测用户手工记录的,存在信息不全、笔误等多种可能,且纸质的日志也不利于后期观测数据的归档和发布。本文针对丽江2.4米望远镜YFOSC的观测数据,设计研发了一套自动记录观测日志的辅助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记录观测数据的日志信息,并提供了修改错误信息的功能;系统中以观测用户的观测时间申请书编号为唯一代码对观测数据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了根据不同观测用户进行观测数据打包的功能。在保护观测数据权限的同时,降低了笔误带来的影响,提高了观测日志的准确性,最终提高观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