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李大彪
  • 不同生理阶段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理阶段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选取处于围产前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经产荷斯坦奶牛各4头,共16头,采集瘤胃液用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提取微生物DNA,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测定瘤胃细菌组成。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乙酸/丙酸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丙酸浓度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2)在门的水平上,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泌乳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门则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拟杆菌门、SR1细菌、蓝菌门、柔膜菌门、TM7细菌和纤维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而泌乳期各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3)在科的水平上,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科为普雷沃氏菌科,而泌乳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科为琥珀酸弧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普雷沃氏菌科、瘤胃菌科、理研菌科、BS11细菌、RF16细菌、SR1细菌、Gastranaerophilales、克里斯滕森菌科、TM7细菌、RF9细菌和纤维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琥珀酸弧菌科、毛螺菌科和韦荣球菌科则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综上得出,奶牛从围产前期进入到泌乳期,瘤胃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泌乳期各阶段瘤胃细菌组成差异较小。

  • 脂肪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和乳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寻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蛋白和乳脂合成的短链脂肪酸(乙酸、β-羟丁酸)和长链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组合添加模式,为调控乳成分合成提供理论依据。BMECs经分离、纯化后,选取第2代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不添加脂肪酸,Ⅰ组和Ⅱ组添加的乙酸、β-羟丁酸浓度比例均为2.0(9.60 mmol/L)∶1.0(4.80 mmol/L),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浓度比例分别为2.0(17.30 μmol/L)∶13.3(115.05 μmol/L)∶1.0(8.65 μmol/L)和9.6(75.20 μmol/L)∶7.4(58.00 μmol/L)∶1.0(7.80 μmol/L);Ⅲ组和Ⅳ组添加的乙酸、β-羟丁酸的浓度比例均为1.0(7.20 mmol/L)∶1.0(7.20 mmol/L),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浓度比例分别为2.0∶13.3∶1.0和9.6∶7.4∶1.0,各组添加的短链脂肪酸(SCFA)和长链脂肪酸(LCFA)总浓度为14.541 mmol/L,每组3个重复。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RGR)、甘油三酯(TAG)的合成量以及乳蛋白和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试验组BMECs RGR及TAG的合成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RGR最高,TAG合成量最多。2)与对照组相比,Ⅱ组显著提高了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κ-酪蛋白(CSN3)基因的表达量(P﹤0.05);Ⅳ组显著提高了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基因的表达量(P﹤0.05);试验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脂肪酸合成酶(FASN)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培养液中添加7.20 mmol/L乙酸、7.20 mmol/L β-羟丁酸、75.20 μmol/L油酸、58.00 μmol/L亚油酸、7.80 μmol/L亚麻酸对BMECs乳蛋白和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 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试验材料,经纯化培养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催乳素[0(对照)、100、300、500和1 000 ng/mL],继续培养24 h。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试剂盒检测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催乳素浓度为100、300 ng/mL时,BMECs相对增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试验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300 ng/mL催乳素能够显著提高BMEC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基因表达量及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γ)基因表达量有增加的趋势。3)与对照组相比,100、300 ng/mL催乳素能够显著提高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表达量(P<0.05);300 ng/mL催乳素能显著提高αS1酪蛋白(CSN1S1)基因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100~300 ng/mL的催乳素对BMECs乳脂和乳蛋白合成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 丁酸对乳腺组织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丁酸是重要的短链脂肪酸,可作为信号分子结合其受体在机体发挥一些重要的生理作用,如调节乳腺、肝脏及脂肪组织的脂质代谢。丁酸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其中许多机制与其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有关。丁酸不仅调节某一个基因的表达,还参与信号通路及基因网络的调节。本文综述了丁酸作为重要的乳成分合成前体物、组蛋白去乙酰酶(DHAC)抑制剂、G蛋白偶联受体的配体在对乳腺组织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