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佀国涵
  • 稻虾共作对秸秆还田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稻虾共作模式是稻田种养复合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特点是稻草全量还田、非稻季持续淹水和周年养殖克氏原螯虾。目前对稻虾模式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江汉平原冬泡无稻草还田(W)为对照, 设置冬泡+稻草还田(WS)和冬泡+稻草还田+养虾(WSC)处理, 探讨稻草还田及稻虾共作对稻田系统CH4、N2O和CO2排放的影响, 为准确评估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支持。结果表明, 在大田监测期间, 冬泡+稻草还田处理CH4累积排放量比冬泡无稻草还田处理显著增加(P˂0.05), 2015年和2016年增幅分别为27.23%和60.08%; 冬泡+稻草还田+养虾处理CH4累积排放量比冬泡+稻草还田显著降低(P˂0.05), 2015年和2016年降幅分别为29.02%和41.19%。冬泡+稻草还田处理CO2累积排放比冬泡无稻草还田处理显著提高; 与冬泡无稻草还田处理相比较, 冬泡+稻草还田处理和冬泡+稻草还田+养虾处理对N2O累积排放无影响。从温室效应角度看, 冬泡+稻草还田处理温室效应比冬泡无稻草还田处理大幅度增加, 而冬泡+稻草还田基础上进行养虾则可大幅度降低CH4排放, 从而降低因秸秆还田带来的温室效应增排。所有处理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 与冬泡+稻草还田处理相比, 冬泡+稻草还田+养虾可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冬泡无稻草还田处理相比, 冬泡+稻草还田和冬泡+稻草还田+养虾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乙酸和NH4+-N并无显著影响。冬泡+稻草还田+养虾可极显著提高单位面积收益。

  • 稻虾共作模式对涝渍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以涝渍水田为基础, 以种稻为中心, 稻草还田养虾为特点的复合生态系统。本文通过10 年(2005—2015 年)定位试验, 以中稻单作模式为对照, 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对0~10 cm、10~20 cm、 20~30 cm 和30~40 cm 土层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采用投入产出法, 评估了稻虾共作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显著降低了15~30 cm 土层的土壤紧实度, 其在15 cm、20 cm、25 cm 和30 cm 处的土壤紧实度较中稻单作模式分别降低了20.9%、29.9%、24.8%和14.7%。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0~40 cm 土层中>0.25 mm 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 但降低了0~20 cm 土层的团聚体分形维数。相对于中稻单作模式, 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显著提高了0~40 cm 土层有机碳、全钾和碱解氮含量,0~30 cm 土层全氮含量, 0~10 cm 土层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以及20~40 cm 土层速效钾含量。稻虾共作模式显著降低了0~10 cm 土层还原性物质总量, 但提高了20~30 cm 土层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产量较中稻单作模式显著提高, 增幅为9.5%, 其总产值、利润和产投比较中稻单作模式分别增加了46 818.0 元hm2、40 188.0 元hm2 和100.0%。可见稻虾共作模式改善了土壤结构, 增加了土壤养分, 提高了水稻产量以及经济效益, 但增加了10 cm 以下土层潜育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