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综合了欧洲文化传统的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批判精神和救世情怀这些基本要素, 他试图用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标准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工具来剖析他所处的社会和身边的人, 并探索实现理想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途径。这一事业的价值实际上是启蒙。他从现代人的不安全感处境出发, 深刻分析了威权主义、民族主义、消费主义的病理机制, 进而提出了基于人本主义原则的社会改革方案。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问题的解决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转向:理论特征与分歧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史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0-07

    摘要: 主体间理论是当代精神分析领域最重要的取向之一。与更传统的精神分析相比,其理论特征表现为从区分“内/外”空间到强调“之间”的空间、从“主体—客体”关系到“主体—主体”关系、从顿悟到行动、从基础主义和实证主义到诠释学和建构主义。尽管存在术语的混乱和观点的分歧,但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转向几乎遍及各个流派,广泛影响了北美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诸多分析师。未来的主体间理论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持续与先前的理论、临床资料和其他学科领域对话。

  • The intersubjective interaction in psychoanalysis: Enlightenment from Martin Buber’s philosophy of dialogue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19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末伊始,精神分析领域的许多流派都发生了一种主体间转向。其中,布伯的对话哲学对理解精神分析的主体间互动具有重要启示,但这种探索有待深入。在结合众多现象学家的论述之后,可以将布伯区分的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视为两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模式。在精神分析中,我你关系主要表现为:(1)互动双方能充分投入到当下的对话之中,进行全身心地回应,在非言语交流和语言交流层面完成匹配;(2)当产生冲突之时,双方能够就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进行协商,甚至在关系破裂之后努力修复。这种主体间互动模式在安全型依恋和一些良好的咨访关系中可以看到。我它关系更多意味着单向地操纵他人,以此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如安全需要和自恋需要)。在极端的我它关系模式中,他人只是我的一种延伸,在我的需要和预期之外的各种情感、观念和行为,往往被漠视。这种主体间互动模式在自恋者、精神变态者、癔症来访者、躁狂者和强迫者等适应不良的个体那里很常见,也广泛存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我它关系的操纵过程可以通过语言、情绪和身体行动等途径来完成。此外,海德格尔描述的从上手状态转变为现成在手状态的三个阶段(触目、腻味和窘迫)可以用于理解人际操纵从成功到失败的变化,为来访者更替不良的互动模式提供转机。未来的精神分析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