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镉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生理特性和镉富集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6-1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以甘农三号紫花苜蓿幼苗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探究了在10d内不同浓度(0~2.0 mmolL-1)镉(Cd)胁迫对其根长、茎长、生物量、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Cd富集及其亚细胞分布的影响,为阐明植物遭受Cd胁迫的毒害机制和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浓度(0.125 mmolL-1)Cd能促进幼苗根和茎的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浓度(0.5~2.0 mmolL-1)Cd显著抑制幼苗根和茎的生长,叶绿素及生物量显著降低;Cd胁迫使MDA含量显著增加,而SOD和POD活性显著增强,其中Cd胁迫浓度为0.5 mmolL-1时,SOD和POD活性达到最大值,这可能是植物对环境胁迫的一种应激保护反应;Cd在各亚细胞组分中的含量依次为细胞壁>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且均随Cd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Cd胁迫浓度为0.125mmolL-1时,水培10 d的紫花苜蓿幼苗单株地上部对Cd的净化率最高可达0.214%,而整盆植株在单位体积内对Cd的净化率最高可达15.5%;当Cd胁迫浓度为2.0 mmolL-1时,紫花苜蓿幼苗地上部Cd含量达89.36 gg-1。这些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对Cd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虽未达Cd超富集植物的临界标准,但从植株生物量、耐Cd能力、富集Cd量及对Cd的净化率等方面综合考虑,紫花苜蓿在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 高血压人群罹患心房颤动对于新发心肌梗死发病风险影响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全球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截止到2019年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达12.8亿,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约5970万例。高血压病大大增加了房颤的发生风险,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生率将高于60%。同时房颤增加了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病及痴呆的发病风险。对于庞大的高血压人群,如果罹患房颤是否增加新发心梗发病风险目前研究尚少,且其风险是否与年龄存在交互作用,目前尚不明确。目的 研究分析高血压人群中罹患房颤是否增加新发心肌梗死发病风险。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从2006年6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分批次进行的开滦集团职工健康查体人群中选取中高血压病患者47101人,排除既往罹患心脑血管病史者2443人、恶性肿瘤192人、心电资料缺失者860人、随访期间发生房颤者773人,最终42833人纳入研究。每年随访一次,终点事件是新发心梗。最后随访日期是2019年12月31日,中位数随访13.01年。统计分析高血压人群罹患房颤对新发心梗发病风险是否有影响。结果 (1) 最终42833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按是否罹患房颤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其中房颤组270人,年龄67.24±10.60岁,男性241(89.26%);非房颤组42563人,年龄55.57±11.59岁,男性36132(84.89%)。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在年龄、总胆固醇(TC)、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在性别(男性)、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体质量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吸烟、饮酒、糖尿病病史比较,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 房颤组和非房颤组新发心梗的例数及占比分别为15例(5.56%)和1119例(2.63%),两组随访人年数分别为:2737.20人年和547156.40人年,累计发病率分别为:7.06%和2.6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5.48,P<0.01),发病密度为54.80‱和20.50‱;年龄≤60岁人群,房颤组和非房颤组新发心梗的例数及占比分别为6例(8.21%)和612例(2.07%),随访人年数分别为:890.82人年和393762.61人年,累计发病率分别为:9.30%和2.3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5.43,P<0.01),发病密度为67.35‱和15.54‱;年龄>60岁人群,房颤组和非房颤组新发心梗的例数及占比分别为9例(4.57%)和507例(3.86%),随访人年数分别为:1846.38人年和155393.79人年,累计发病率分别为:7.08%和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0,P=0.28),发病密度为48.74‱和33.05‱;(3) 经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得出: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男性)、BMI、TC、TG、糖尿病病史、饮酒史、吸烟史等因素后,得出高血压人群罹患房颤是新发心梗危险因素,其HR值为2.89(95%CI:1.74~4.82),相关风险仍然存在(P<0.01)。考虑到年龄与房颤的交互作用,分年龄段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得出:对于年龄≤60岁人群,进一步校正性别(男性)、BMI、TC、TG、糖尿病病史、饮酒史、吸烟史等因素后,得出高血压人群罹患房颤是新发心梗危险因素,其HR值为4.72(95%CI:2.11~10.56),相关风险明显存在(P<0.01);对于年龄>60岁人群,进一步校正性别(男性)、BMI、TC、TG、糖尿病病史、饮酒史、吸烟史等因素后,得出高血压人群罹患心房颤动是新发心梗危险因素,其HR值为1.65(95%CI:0.85~3.20),相关风险仍然存在,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14);结论 中国北方高血压人群罹患房颤是新发心梗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年龄≤60岁高血压人群,房颤是新发心梗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