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公共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与实践——以赤峰市图书馆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以内蒙古赤峰市图书馆为例,探讨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的建设与实践问题,以期为新时代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结合内蒙古赤峰市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过程,总结公共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的共性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结果/结论] 提出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应首先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图书馆发展和服务理念,在实践中关注民生问题、关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发展和战略规划,才能丰富创新源泉,适时推出响应国家号召、满足公众需求的新型图书馆服务。

  • 融合隐含信任度和项目关联度的矩阵分解推荐算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12-13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融合社交信息的推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的冷启动和数据稀疏等问题,但是在信任数据稀疏情况下,仍会造成推荐精度降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隐含信任度和项目关联度的矩阵分解推荐算法。首先,利用矩阵分解模型将信任数据进行分解,得到用户的潜在被信任矩阵,在此基础上引入用户的影响力,从而提出了基于隐含信任度的推荐模型;然后,为了更好的利用项目间的关联信息,反映项目间的有向性,提出了基于项目关联度的推荐模型;最后,综合两种推荐模型并构建了一种推荐算法TCRMF。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评分数据和信任数据稀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有效地提高推荐算法的精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稀疏条件下的重叠子空间聚类算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5-1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现有子空间聚类算法不能很好地平衡子空间数据的稠密性和不同子空间数据稀疏性的关系,且无法处理数据的重叠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稀疏条件下的重叠子空间聚类(OSCSC)算法。算法利用L1范数和Frobenius范数的混合范数表示方法建立子空间表示模型,并对L1范数正则项进行加权处理,提高不同子空间的稀疏性和同一子空间的稠密性;然后对划分好的子空间使用一种服从指数族分布的重叠概率模型进行二次校验,判断不同子空间数据的重叠情况,进一步提高聚类的准确率。在人造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分别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OSCSC算法能够获得良好的聚类结果。

  • 蒸汽爆破技术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脱毒效果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技术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脱毒效果。采用市售棉籽粕,对其进行7种不同的蒸汽爆破处理,蒸汽压强均固定为2.0 MPa,以水料比为0时进行维压30 s的蒸汽爆破处理为对照,水料比为30%、50%时分别进行维压10、20、30 s的爆破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以游离棉酚含量、蛋白质溶解度为指标,筛选出较佳的处理测定氨基酸含量和营养物质猪仿生消化率数据。结果表明:固定蒸汽压强时,游离棉酚的脱毒率与蛋白质溶解度随着蒸汽维压时间延长而增加,随着水料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以游离棉酚的脱毒效果与蛋白质溶解度为指标,筛选出的适宜蒸汽爆破处理为蒸汽压强2.0 MPa,水料比30%,维压时间30 s。此时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达85.0 mg/kg,脱毒率达87.0%,蛋白质溶解度为42.3%。与对照组相比,蒸汽爆破可极显著降低棉籽粕中赖氨酸含量和精氨酸含量(P<0.01),对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总能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极显著降低体外粗蛋白质消化率和赖氨酸消化率(P<0.01)。由此可见,蒸汽爆破处理可降低棉籽粕游离棉酚含量、蛋白质溶解度、赖氨酸含量、精氨酸含量、体外粗蛋白质消化率和赖氨酸消化率。筛选出的适宜蒸汽爆破处理为蒸汽压强2.0 MPa,水料比30%,维压时间30 s。

  • 多壁碳纳米管/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大应变传感特性研究

    分类: 力学 >> 固体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6-21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制备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改性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善碳纳米管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能,降低了碳纳米管含量的渗流阈值,更有效地构建导电网络。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刚度随碳纳米管含量增加而上升; 材料的电阻/应变敏感因子在碳纳米管含量4%时最高; 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电阻和应变保持同步变化,并在一定循环次数后达到稳定,表现出高灵敏、高稳定的响应特性,证明该复合材料适用于大变形构建的应变监测与传感。

  • 古文LIWC词典的构建及初步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19-12-20

    摘要: [背景]LIWC(基于语词计量的文本分析)以关键词的词频统计为基础,可对个体和群体的表达语句的心理学意义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由于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分析文言文文本的心理学意义,我们在简体中文LIWC词典(Simplified Chinese LIWC 2015年版本, 简称SC-LIWC)的基础上,构建了古文LIWC(Classical Chinese LIWC,以下简称CC-LIWC)词典。[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如何构建CC-LIWC词典并介绍如何使用该词典对古文文本进行分析。[方法]获取在线汉语词典的全部词汇及其对应解释,保留文言文词及其现代文译文,并从译文中寻找SC-LIWC词,将SC-LIWC词与文言文词进行匹配。对匹配结果进行人工标注,确保结果的一致性与准确性。[结果]最终生成的CC-LIWC包含了81个词类与49136个文言文词条。[局限]古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性的情况较为普遍,对词典中词汇的分类存在一定影响。[结论]使用CC-LIWC对《论语(节选)》、《孤愤》进行词频分析,分析结果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与法家的注重逻辑辩证的区别,说明CC-LIWC词典能够有效区分文本的表达倾向。

  • 黄土高原旱塬区果-草-鸡生态循环模式及耦合效应分析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黄土高原旱塬区生态脆弱, 水资源匮乏, 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模式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黄土高原旱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 应用系统耦合和生态循环理论, 将生态涵养与优质高效生产有机结合, 建立适宜于黄土高原旱塬区资源特征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的农业发展模式, 成为实现该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甘肃省庆阳市为研究区域, 从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和水热条件出发, 设计了以功能耦合和产业耦合为核心的果-草-鸡耦合的生态循环模式, 对生态循环结构进行了配置, 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规范, 分析了其耦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 该模式将果、草、鸡3个子系统结合在一起进行耦合生产, 改善了果园系统的物种结构, 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 使果园系统能量相互转化和循环利用。与传统的清耕果园模式相比, 单位面积的产出利润提高3.82倍, 水分利用率提高54.1%, 水土流失量减少58.82%, 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下降25.24%和5.56%, 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36.84%, 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曙光5000 高性能互连网络设计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网络 提交时间: 2016-11-02

    摘要: 千万亿次规模系统中,互连网络设计面临新的挑战。结点性能不断提高和系统规模持续扩大是构建千万亿次系统的主要技术趋势,不断提高的结点计算能力要求互连网络提供更高的性能,而不断增大的规模又对互连网络扩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大,集合通信的执行时间也在不断增长,制约了应用的扩展性,集合通信的性能需要进一步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互连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接口控制器设计、交换机结构设计和集合通信性能优化等几个方面,对互连网络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曙光5000 高性能互连网络的设计思想。测试及模拟结果表明,曙光5000 互连网络在单播、多播和栅障同步(Barrier)通信方面均可获得较高的性能。

  • 苹果园不同覆盖材料对环境及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2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干旱是影响陇东雨养区苹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覆盖保墒是保证该区苹果稳产丰产的重要措施。为了探寻适宜于陇东地区苹果园的保墒措施, 本文于19年生‘长富2号’苹果园, 采用覆盖麦草(WM)、覆盖细河沙(SM)、覆盖黑色地膜(FM)的地表连续3年(2010年11月—2013年11月)分别同一覆盖处理, 以清耕(CK)为对照, 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果园环境及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4—6月干旱期, 3年各覆盖处理0~100 cm土层的平均含水量均显著(PSM处理>FM处理>CK; 覆盖第3年, 从花芽膨大到果实采收, 叶幕形成(幼果期)前0~500 cm土层WM处理和SM处理的耗水量显著(PCK>FM处理>SM处理, 且WM处理随年份增幅较大; FM处理0~20 cm土层与SM处理0~60 cm各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等养分降低最显著, 相应的全盐量(包括WM处理0~20 cm土层)均显著(P<0.01)低于CK。各种覆盖增加了树体枝条生长量, 但对枝类组成影响都不大。各种覆盖增加了果实单果重及产量, 均以覆盖麦草处理显著(P<0.05)高于CK。水分利用效率WM处理显著(P<0.01)高于其它处理。综上所述, 陇东雨养区苹果园覆盖麦草较佳, 长期覆沙和覆膜土壤须补充有机肥及其它养分, 单一覆膜还需完善。

  • 苹果园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与近地微域环境及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2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干旱是影响陇东雨养区苹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覆盖保墒是保证该区苹果稳产丰产的重要措施。为了探寻适宜于陇东地区苹果园的覆盖保墒措施, 本文于19年生‘长富2号’苹果园, 采用覆盖麦草(WM)、覆盖细河沙(SM)、覆盖黑色地膜(FM)的地表连续3年(2010年11月—2013年11月)的覆盖处理, 以清耕(CK)为对照, 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果园环境及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4—6月干旱期, 3年各覆盖处理0~100 cm土层的平均含水量均显著(PSM处理>FM处理>CK; 覆盖第3年, 从花芽膨大到果实采收, 叶幕形成(幼果期)前0~500 cm土层WM处理和SM处理的耗水量显著(PCK>FM处理>SM处理, 且WM处理随年份增幅较大; FM处理0~20 cm土层与SM处理0~60 cm各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等养分降低最显著, 相应的全盐量(包括WM处理0~20 cm土层)均显著(P<0.01)低于CK。各种覆盖增加了树体枝条生长量, 但对枝类组成影响都不大。各种覆盖增加了果实单果重及产量, 均以覆盖麦草处理显著(P<0.05)高于CK。水分利用效率WM处理显著(P<0.01)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 陇东雨养区苹果园覆盖麦草效果较佳, 长期覆沙和覆膜土壤须补充有机肥及其他养分, 单一覆膜还需完善。

  • 饲粮精氨酸水平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精氨酸(Arg)水平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罗斯308肉鸡192只,公母各占1/2,按体重相近原则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4个处理的饲粮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6%、0.9%的L-Ar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饲粮Arg水平可线性提高肉鸡腿肌率(P<0.50),饲粮中添加0.6%Arg的肉鸡的腿肌率最高,可较对照处理提高12.08%。饲粮Arg水平有线性降低肉鸡腹脂率的趋势(P<0.10),饲粮中添加0.9%Arg的肉鸡的腹脂率最低,可较对照处理降低10.20%。饲粮Arg水平可线性降低腿肌中粗脂肪含量(P<0.01),其中饲粮中添加0.6%Arg的肉鸡腿肌中粗脂肪含量最低,可较对照处理降低21.64%。饲粮Arg水平对腿肌的硬度(P<0.01)、弹性(P<0.01)和胸肌的硬度(P<0.10)、弹性(P<0.05)呈先降低后升高的二次曲线变化,饲粮添加0.3%Arg时,肉鸡腿肌的弹性和胸肌的硬度、弹性可降低至最低,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了46.34%、10.24%、41.79%。饲粮Arg水平对肉鸡腿肌中C16:0、C16:1、C18:1、C18:0含量(P<0.05)和C20:0、C20:3含量(P<0.10)呈先降低后升高的二次曲线变化。饲粮添加0.6%Arg时,肉鸡腿肌中C16:0、C16:1、C18:1、C18:0、C20:0、C20:3含量最低,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了48.58%、52.67%、48.40%、46.72%、54.08%、34.29%。饲粮中适当添加Arg可提高肉鸡腿肌率,有降低肉鸡腹脂率的趋势,可降低肉鸡腿肌中粗脂肪和部分脂肪酸含量,降低腿肌、胸肌的硬度和弹性。

  • 植物内生菌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抗性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10-2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遭遇多种逆境的威胁,造成营养流失、产量大幅下降等问题。 传统通过化学农药调控植物抗逆作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危及人类身体健康,因此需 要从天然成分中寻找合适的农药代替品。几乎生活在每种植物体内的内生菌是植物微生态系 统中的天然成分,因其特殊的生态位可能对植物具有更积极的和直接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 内生菌在提高宿主生物胁迫抗性等方面的作用机制还知之甚少。该文就植物内生菌的来源、 多样性和对生物胁迫的抗性展开叙述。首先总结了植物内生菌传播的主要方式为水平传播和 垂直传播;其次对内生菌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在植物中的分布多样性进行归纳与分析;最后详 细阐述了植物内生菌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应激耐受性(抗致病菌病害、抗虫害)的基本特点 与作用机制,即植物内生菌可以利用生态位竞争或营养竞争、产生诱导抗性遏制病原菌感染; 或合成抗生素类、生物碱类、几丁质类等次生代谢产物抑制病原菌或线虫的生长,从而防治 病虫害。此外基于内生菌增强植物生物胁迫抗性的研究现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 期为更加环保的生物防治制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 黑河中游绿洲区玉米冠层阻抗的环境响应及模拟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蒸散发(ET)是区域能量平衡以及水量平衡的关键环节, 精确估算蒸散发, 对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优化区域用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而冠层阻抗则是准确估算蒸散发的一个重要变量。为了确定冠层阻抗模型区域适用性、解决其参数化问题, 本研究基于黑河重大研究计划已有的通量观测数据, 以Irmak 模型为基础,考虑微气象因子与冠层阻抗之间的关系, 增加了大气CO2 浓度对冠层阻抗的影响, 构建了未考虑CO2 和考虑CO2 影响的两种Irmak 模型, 并将其与Penman-Monteith(P-M)模型耦合, 利用已有涡度相关数据, 分析和检验了两种冠层阻抗模型对环境变量和大气CO2 浓度响应的模拟结果, 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将考虑大气CO2 浓度影响的Irmak 模型与Penman-Monteith 模型耦合, 能够更好地模拟玉米冠层阻抗和蒸散量对外部环境变量的响应过程。在参数率定期该模型所模拟的冠层阻抗和蒸散量与实测值之间的R2 分别达0.76和0.95, RMSE 分别达33.1 s·m1 和34.5 W·m2; 模型验证期冠层阻抗和蒸散量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 分别达0.68 和0.90, RMSE 分别达63.2 s·m1 和49.0 W·m2。两个独立验证点结果表明考虑了大气CO2 浓度影响的Irmak 模型具有较好的空间可移植性和适应性, 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玉米在整个生长季半小时时间尺度上的农田耗水过程。敏感性分析表明玉米冠层阻抗及其蒸散量对净辐射和相对湿度变化最为敏感, 其次是气温、叶面积指数和大气CO2 浓度。本文所构建的考虑大气CO2 浓度对于玉米冠层阻抗影响的Irmak 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估算作物蒸散量, 并可为种植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以及大气CO2 浓度变化环境下的农田耗水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

  • 蒸汽爆破参数对菜籽粕中总硫苷脱毒效果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参数(水料比、蒸汽压强、维压时间)对菜籽粕中总硫苷脱毒效果的影响,并用体外仿生法对脱毒菜籽粕的营养物质消化率进行评价。试验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筛选出最适的水料比、维压时间与蒸汽压强,每个试验处理设4个水平,每个水平3个重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对菜籽粕中总硫苷的脱毒效果明显,总硫苷脱毒率达73.71%~86.98%。以总硫苷脱毒率为筛选指标,按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筛选出最适的水料比为25%,最适的维压时间为60 s,最适的蒸汽压强为2.0 MPa。以菜籽粕营养物质消化率筛选指标时发现,与未处理组相比,1.0、1.5 MPa(固定水料比为25%、维压时间为60 s)蒸汽压强对菜籽粕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2.0 MPa蒸汽压强时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粗蛋白质、赖氨酸、精氨酸的消化率(P<0.05或P<0.01),提高蒸汽压强可极显著降低总硫苷、异硫氰酸酯的含量(P<0.01)。综合考虑总硫苷脱毒率与营养物质消化率指标,当固定水料比为25%、维压时间为60 s时,适宜的蒸汽压强以不大于2.0 MPa为宜。

  • 1例轻度焦虑伴药物依赖失眠患者耳穴三序疗法病例报告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1-17

    摘要: 目的 总结1例轻度焦虑伴药物依赖失眠患者耳穴三序疗法临床疗效病例报告。方法 采用耳郭按摩、刮痧、耳穴贴压的耳穴三序疗法进行治疗,每周两次,分别周三、周日上午各一次,10次一个疗程,共治疗24次近两个半疗程。结果 耳穴三序疗法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由18分降为7分,SAS量表评分由58分降为26分,患者停药,焦虑及失眠痊愈,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通过耳穴三序疗法治疗能有效改善轻度焦虑伴药物依赖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为临床治疗轻度焦虑及药物依赖失眠患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 石漠化地区饲用植物资源概况及其开发应用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4-0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我国饲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草地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饲用植物资源,不但有利于缓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饲草、饲料紧缺的现状,有助于破解“人畜争粮”的问题,而且能够满足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草食畜牧工程建设的需要,促进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达到治石与治贫相结合的目的。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石漠化地区饲用植物资源的概况,并对饲用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研究。针对饲用植物综合开发利用,分析其在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从饲用植物自身特性、石漠化地区地质地貌特点以及当地居民的意识等方面出发,探讨石漠化地区饲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指出综合开发利用石漠化地区饲用植物资源,有利于促进石漠化地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 河北平原中低产区小麦与玉米生产现状及增产潜力分析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0-20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本文基于2000—2013 年MODIS/NDVI 遥感信息与主要粮食作物的统计数据, 分析了河北平原中低产区冬小麦和玉米生产的时空格局, 并利用各县粮食作物主要生育期累积NDVI 的逐年值、14 年的最大值及单产统计数据, 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 进行数值曲线拟合, 构建了单产遥感估测模型, 估算了河北平原中低产区冬小麦和玉米的增产潜力。结果表明: 1)冬小麦在邯郸和衡水的最大生产力水平较高, 在沧州、廊坊及邢台中部的最大生产力水平较低, 即后者挖掘增产潜力之后也很难达到前者的最大生产力水平; 玉米的最大生产力水平普遍较高, 挖掘增产潜力后均可达到较高的生产力水平。2)冬小麦和玉米总产增产潜力在沧州和邯郸较大; 冬小麦单产增产潜力多低于10%, 平均增产356 kghm2(5.87%); 玉米单产增产潜力多高于10%, 平均增产798 kghm2(12.33%); 单产增产潜力区域分布不同, 冬小麦为廊坊>保定>沧州>邯郸>邢台>衡水, 玉米为邢台>邯郸>保定>沧州>衡水>廊坊。3)以河北平原近14 年来作物累积NDVI 的最大值估算的全区冬小麦增产潜力为3.90 亿kg, 玉米增产潜力为9.62 亿kg, 二者合计可增产13.52 亿kg, 约相当于区域冬小麦和玉米理论可达增产潜力的1/5。本文估测粮食作物增产潜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估测多尺度范围、不同作物的增产潜力, 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 卧龙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生活型海拔梯度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24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川滇高山栎林隶属于亚高山硬叶栎林类型,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横断山地区的特殊植被类型,研究同一群落生活型谱的海拔梯度特征,可以阐明控制群落的重要气候特征以及群落对其气候生境的反映,揭示川滇高山栎种群对空间的利用、群落内部种群间可能产生的竞争及其发展趋势。用环境梯度法,研究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生活型特性随海拔梯度(15个海拔梯度,海拔2200-3600 m)的变化。卧龙巴朗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36.01%;地面芽和地下芽植物相当,分别为25.92%和29.36%,地上芽植物最少,占0.92%。高位芽生活型物种在各个海拔梯度都占重要地位,占巴朗山全部生活型物种的21.74%-50.00%,随海拔的升高逐渐下降;地面芽植物(H)具有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地下芽植物(G)生活型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一年生植物(Th)在整个海拔梯度内占10.00%以下,随海拔的升高波动不大,即在5.67%-8.94%之间。高位芽生活型植物主要以常绿高位芽植物为主,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常绿高位芽植物丰富度呈现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且其物种丰富度小于落叶高位芽植物丰富度;在卧龙巴郎山阳坡海拔3300 m以上范围内,大、中高位芽植物仅占3.09%-4.26%,说明森林植被特征在逐渐弱化。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植物群落植物生活型特征,阐明了川滇高山栎林是区别于其他常绿阔叶林的特殊类型。

  • 卧龙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生活型海拔梯度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川滇高山栎林隶属于亚高山硬叶栎林类型,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横断山地区的特殊植被类型,研究同一群落生活型谱的海拔梯度特征,可以阐明控制群落的重要气候特征以及群落对其气候生境的反映,揭示川滇高山栎种群对空间的利用、群落内部种群间可能产生的竞争及其发展趋势。用环境梯度法,研究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生活型特性随海拔梯度(15个海拔梯度,海拔2200-3600 m)的变化。卧龙巴朗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36.01%;地面芽和地下芽植物相当,分别为25.92%和29.36%,地上芽植物最少,占0.92%。高位芽生活型物种在各个海拔梯度都占重要地位,占巴朗山全部生活型物种的21.74%-50.00%,随海拔的升高逐渐下降;地面芽植物(H)具有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地下芽植物(G)生活型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一年生植物(Th)在整个海拔梯度内占10.00%以下,随海拔的升高波动不大,即在5.67%-8.94%之间。高位芽生活型植物主要以常绿高位芽植物为主,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常绿高位芽植物丰富度呈现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且其物种丰富度小于落叶高位芽植物丰富度;在卧龙巴郎山阳坡海拔3300 m以上范围内,大、中高位芽植物仅占3.09%-4.26%,说明森林植被特征在逐渐弱化。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植物群落植物生活型特征,阐明了川滇高山栎林是区别于其他常绿阔叶林的特殊类型。

  • 气候变暖、干旱加重江西省森林病虫灾害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2-0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近50年来,气候变化加剧、全球变暖明显、陆地表面趋向干旱,与此同时,森林病虫灾害损失不断增加,两者关系密切。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采集1961-2010年气温、湿度、日照等气候要素及1992-2010年森林病虫灾害发生面积、程度数据,获知研究区过去50年年均气温、冬季均温都在以0.16℃/10a、0.27℃/10a速率在上升,而年均相对湿度则以-0.45%/10a的速率在下降,显示其气候变暖、干旱化趋势显著。同时,其森林病虫灾害面积则以58125hm2/10a速率扩增。研究以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对所选24个气候要素降维、筛选,以逐步回归法构建模型,以小波分析研究区内时空变化等分析两者关系。得到16(与病害发生)或17(与病虫害与虫害发生)个显著相关气候要素,最大正相关要素为夏季均温滑动均值等,而最大负相关要素三者均为温湿系数滑动均值(温湿系数=年均相对湿度/年均温);获得4或5个主成分,而代表温度或温湿度联合变量特征主成分贡献率最高(病虫害、虫害:41.43%,病害:42%);建立3个以森林病虫灾害为纵轴、温湿系数滑动均值作横轴且具预测能力的最优回归模型(Y病虫害=3.582×106-7.750×105 X、Y虫害=-6.375×105X+2.95×106与Y病害=-1.375×105X+6.321×105),其线性拟合度分别为77.9%、79.1%与56.7%,平均预测准确率分别为66.2%、68.6%、47.9%,而研究区温湿系数滑动均值过去50年在显著下降,并在1993年后转向负距平。这说明气候变暖与环境干旱化对区内森林病虫灾害发生具驱动作用,促使其发生加重,尤其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表现更烈。得知温湿系数滑动均值具29a周期变化,若以1993年为起始,不考虑非气候要素作用,则其病虫害加重态势将持续到2022年。在空间上,过去50年赣南温湿系数滑动均值最低,预判其森林病虫灾害将较其他区域发生更重,而赣东、北温湿系数滑动均值倾向率最高,预判其森林病虫灾害发生的变动性可能更大。以上结果说明,气候变暖与环境干旱加重江西省森林病虫灾害,赣南应为重点防治工作区域,要加强赣东、北的监测预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