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 Spatial-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 简称 SNARC 效应)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 然而较少有研究考察 SNARC 效应对现实生活活动(如步行)的影响。本研究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探讨了步行过程中数量认知表征对空间方向运动激活的影响。当虚拟环境中呈现不同数量的刺激时,Rugani, Vallortigara, Priftis 和 Regolin(2015a)在 science 上发表的刚出生的小鸡表现出来的“心理数字线”的实验范式及结果是否能否迁移到人类身上。本研究尝试使用贝叶斯统计,充分利用被试本身可能存在的偏向性信息和被试在每个试次的偏向信息这些先验信息,从而得到被试在不同数量刺激呈现时的偏向性。但没有得到很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并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
近期研究发现时间可以分别在三个空间维度(左右、前后和上下)进行表征,但不同维度心理时间线的起源和激活机制尚存争议。最新证据表明,左右维度时间线主要起源于阅读/书写习惯所伴随的感觉运动经验,其激活可能是一种低水平的感觉运动机制;前后和上下维度时间线主要起源于语言中的空间隐喻,其激活可能是一种高水平的语义机制。未来研究应更关注心理时间线的起源多样性、先天基础、神经机制以及时间线和数字线的类比。 |
submitted time 2020-01-12 Hits1748, Downloads1019,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