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双碳; 海上风能; 风能等级区划; 宏观战略布局; 微观精准选址;
提交时间: 2023-05-08
摘要:海上风能等新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其资源合理等级区 划是资源布局和选址的关键依据。文章首先梳理国内外海上风能等级区划的研究进展,剖析传统区划方案 需要改进的6个方面:未能兼顾环境风险和成本效益,资源等级的区域差异不显著,难以满足多样化开发需 求,在部分月份不适用,对未来风能等级预估不足,区划结果与机理不符。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气候统计方 法,提出全要素、全时节、全海域、动态自适应的风能等级区划理念,以及绘制风能等级动态图谱的应对措 施,以解决资源开发的宏观战略布局、微观精准选址、长期科学规划难题。期望本研究可以推动海上风能的 产业化、规模化、自主化的高质量建设,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质化、深层化。
提交时间: 2023-05-08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已成为医疗健康相关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国际竞争热点。为了解我国医院主导人工智 能研究的现况及挑战,该研究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择 14 家国家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作为 样本,对样本医院 2018 年以来人工智能相关研究论文及专利进行分析,并尝试剖析了医院主导人工智能研究 未能深入开展的技术性挑战。结果显示,医院主导的人工智能研究论文数在增加,但约 55% 的研究仅是浅层 次研究,研究质量仍可提高。同时,医院获批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也较少。医院主导人工智能研究的技术性 难题在于学习曲线陡峭、迭代计算的成本高、将临床多模态数据转化为高质量研究数据挑战较多和可解释性 弱。医疗机构应主动响应政策推动,调动内部资源,提前布局多模态数据资源,培养人工智能协调员,促进 研究及产出。
关键词: 万物互联网; 泛在操作系统; 开源生态; 构建方法;
提交时间: 2023-05-08
摘要:构建自主可控、健康可持续的开源生态是泛在操作系统发展与应用的关键一环。针对万物互联网环境,结合泛在操作系统的新特性,文章总结出泛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的构成要素和系统模型,提出泛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的构建方法。文章探索泛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的构成要素、基础平台和持续健康演化的方法与机制,为推进泛在操作系统的迭代创新,打破泛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孤岛”,促进泛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的初步实践、协同发展提供新思路、探索新途径。
关键词: 长穗偃麦草; 盐碱地; 滨海草带; 粮食安全; 饲料粮安全;
提交时间: 2023-05-08
摘要:长穗偃麦草是一种多年生冷季型饲草,具有耐盐碱、耐涝、耐旱和生物量大等特点。20 世纪 50 年代引入我国后,长期用作小麦远缘杂交的野生亲本。尽管 20 世纪 80—90 年代也曾引种,但至今在我国未实现大面积种植,也没有审定品种。2020 年,李振声提出利用环渤海地区的滨海盐碱荒地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为我国长穗偃麦草产业化描绘了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我国长穗偃麦草的产业化背景、主要生物学特性、国内外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并提出了关于我国长穗偃麦草产业化发展的建议:通过建立长穗偃麦草 “滨海草带”示范样板、商品草生产示范基地和养畜示范场,带动长穗偃麦草产业发展;培育龙头公司,形成“龙头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完整产业链。此外,还就加强基础研究、加快自主品种选育、实现种子产业化,加大政策资金及科技人才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滨海草带”不仅可弥补我国优质饲草缺口,还可提供生态屏障,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技术科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自主知识体系;
提交时间: 2023-05-08
摘要:1957 年,钱学森在《科学通报》发表了《论技术科学》一文,从此奠定了中国技术科学研究的基点。 但此后的 60 余年中,技术科学思想几番浮沉,未能得到稳定的重视和支持。及至 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技术科学 做出了重要论述,技术科学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文章从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3 个维度对技术科学进行学术化阐释,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知识 体系支撑。
提交时间: 2023-05-08
摘要: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加强企业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但从实践 看,我国企业基础研究仍面临投入比例偏低、新知识贡献度不足等问题。文章在概括分析我国企业基础研究特征和问题的基 础上,通过“动力—能力”分析框架系统揭示当前我国企业基础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从政策需求出发,为完善支 持企业基础研究的政策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提交时间: 2023-05-08
摘要:近年来,美国通过实施出口管制、经济制裁、合作限制等一系列措施,严重阻碍我国科技的发展,中 美技术摩擦已给我国高技术产业及企业带来一系列关涉技术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文章基于已有研究,分析 了当前我国科技安全形势、技术摩擦给中国和美国及其他国家高技术企业带来的影响等关键问题,并从建设 科技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原始创新和战略性技术攻关能力、推动产业价值链高质量升级、培育锻长板企 业主体和集群、健全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卡脖子”技术; “情境—策略”匹配; 非对称破解策略;
提交时间: 2023-05-08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逆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卡脖子”技术难题是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 题。现有研究针对“卡脖子”技术难题的破解策略缺少结构化的理论框架,且忽视了“卡脖子”技术情境依 赖机制的分析。研究从技术轨道和技术范畴 2 个维度构建“卡脖子”技术破解策略矩阵,从技术能力基础和 技术范式动态性 2 个维度评估技术情境,进一步整合破解策略矩阵与技术情境 2 个范畴,借鉴非对称创新思 想,基于非对称“情境—策略”匹配视角,构建“卡脖子”技术非对称破解策略的理论框架。针对 20 项典型 “卡脖子”技术,采用专利计量方法测度技术情境,提出各项“卡脖子”技术的非对称破解策略。基于非对 称“情境—策略”匹配视角,构建的“卡脖子”技术非对称破解策略理论框架,为我国破解“卡脖子”技术 难题提供决策借鉴。
提交时间: 2023-05-08
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以颠覆性技术和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未来技术成为各国高度关注和 博弈的焦点。未来技术不仅事关占据未来发展先机、提升国家实力和竞争力,而且关系到能否维护经济发展 和国家安全。文章基于技术经济安全视角,分析了未来技术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未来技术的“三阶段三层 次”经济安全影响机制,构建了“技术-经济-政策”3 个维度的未来技术风险识别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 当前需关注的主要风险,并提出加强跟踪评估、强化战略研判、完善创新生态和优化治理模式等防范化解未 来技术风险的举措。
提交时间: 2023-05-08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对技术供给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对技术供给 安全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技术供给安全的影响因素、“非安全”的形成机制。据此提出,为提 高现阶段我国的技术供给安全程度,必须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本思想,切实完善接力研发的科研机 构体系及其衔接机制,厘清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思路和方法。